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7期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适应的关系研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关键词】精神卫生适应心理学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上仍存在问题,这一点在大学新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该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新生的心理......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卫生 适应 心理学 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上仍存在问题,这一点在大学新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该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与适应之间关系的探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更广的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山西医科大学2006级15个专业的855名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855份,回收有效问卷771份,回收率为90.2%。其中涉及医学专业学生686名,非医学专业学生85名;男生244名,女生527名。年龄为(19.05±0.94)岁。

  1.2  测量工具

  1.2.1  心理健康测查表(PHI) 

  采用由宋维真等编制修订的PHI,该量表共168题,包括躯体化(SOM)、抑郁(DEP)、焦虑(ANX)、病态人格(PSD)、疑心(HYP)、脱离现实(UNR)和兴奋状态(HMA)7个临床分量表,以及无法回答的题目数Q、说谎分数L和诈病或装坏分数F共3个效度量表。以T分等于60作为临界点区分健全人格与偏离人格。如果某个临床分量表的得分在60分以上,则认为受试者在此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处于临界状态;若得分大于70分,则可认为受试者在此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在研究中,由测试者利用计算机分析系统,计算每个量表的原始分数和T分,将Q量表原始分数>10的被试去除后,再进行处理。

  1.2.2  自编调查表 

  根据山西医科大学新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基本情况表,其中有“你对新学校的生活是否适应”和“你对大学的学习是否适应”2个问题,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从1(绝对肯定)到9(绝对否定)逐步过渡进行等级评价。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数据录入,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个或以上PHI临床分量表的量表分介于60分与70分之间的检出率为49.79%,1个或以上的临床分量表的量表分>70分的检出率为22.91%;2项合计,即1个或以上PHI临床分量表的量表分>60分的检出率为72.7%。3个或以上临床分量表的量表分介于60分与70分的检出率为25.32%,3个或以上临床分量表的量表分均>60分的检出率为2.26%;2项合计,即3个或以上PHI临床分量表的量表分>70分的检出率为27.58%。

    测查结果还表明,大学新生的前5位心理健康问题依次是过度兴奋状态(39.60%)、抑郁(32.25%)、躯体化(31.17%)、脱离现实(25.18%)以及焦虑(22.35%)。

  2.2  大学新生PHI各因子和适应的性别差异

  表1显示,男、女生在生活适应、焦虑、病态人格、疑心和脱离现实项目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1  不同性别大学新生PHI各因子与适应得分比较(略)

  2.3  心理健康与适应的相关分析 

  将PHI临床分量表各因子得分与适应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对生活和学习的适应与PHI各因子除兴奋外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见表2。表2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适应的相关系数(略)注:*P<0.01。

  2.4  对生活和学习适应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对生活和学习适应的预测程度,分别以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适应为因变量,以PHI临床分量表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以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中,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为焦虑、躯体化,能分别预测对生活的适应8.6%和10.2%的变异量;而在以对大学学习的适应的回归分析中,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为焦虑、抑郁,预测因变量的变异量分别为10.2%和11.0%。

  3  讨论

  3.1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如王淑兰[7]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中提出在校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倾向者占30%~40%,其中较严重者占10%。笔者调查显示,有心理障碍倾向者占72.7%,其中较严重者占2.26%。2者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如下:第一,本次调查855名学生(选修学习心理概论者),占全校新生总人数的47.5%,可能存在抽样误差。假设未选修该课程的新生均无心理问题时,该校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14%,与已有研究基本一致。但不排除有心理问题的新生未选修该课程,真实的检出率必然会高于本次调查数据。第二,本次调查是在尊重学生自主意愿的前提下,学生自愿填写的问卷(可以不填),所以反映的问题更真实、可信。说明当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比多数文献报道的更为严重。

    大学新生排前3位的心理健康问题依次为:过度兴奋状态、抑郁和躯体化,与樊晓光等[9]的研究结论相似。

  3.2  心理健康与适应的性别差异 

  男、女生在对生活的适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男生能比女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原因在于青春期末期,男生比女生更趋于独立;相对而言,女生一方面趋于独立,另一方面则显示了较大的依从性,从而在对新环境适应方面要比男生差。此外,长期的性别角色、家庭等都是影响男、女生对新生活适应的因素。

    男生在焦虑、病态人格、疑心及脱离现实几项因子上,心理健康水平均低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女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比男生更会自我调节,消化外来压力的能力比男生更强,可通过发泄、暗示、被劝解等来减轻压力;而男生则多封闭自己的感情,转向心理内部冲突,再加上对男生的社会期待高于女生,因此男生的心理压力大,持续时间长,压力反应强烈。
3.3  心理健康与适应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各因子(除兴奋外)与新生对生活、学习的适应均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心理健康的好坏与适应能力的高低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心理健康状况好的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较容易;反之亦然。夏纪林[4]的研究提示,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哈佛大学的“格兰特研究”认为,“心理健康就是适应”,“只有在日子过得不顺利时,才显得出心理是否健康”。

    进入大学生活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由于大学新生大多是初次离开父母,开始独立面对大学校园的全新环境,必然会出现因不适应或者适应困难而带来的种种问题和障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大学新生适应过程,实质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既关系到个体发展,又关系到社会发展。所以,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给学生提供轻松、健康、以人为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入学适应,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崔敏,高汝霞.大学生心理适应阶段的不良心理倾向及克服.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02-104.

  [2]郑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诌议.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2-74.

  [3]高俊霞,石秀杰.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研究.唐山学院学报,2006(1):74-76.

  [4]夏纪林.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心理调适.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6-68,74.

  [5]吕素珍,程斯辉.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初探.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30-233.

  [6]何建忠.对大学新生环境适应与学习困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28-230.

  [7]陆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对比分析及对策.长春大学学报,2007,17(6):74-77.

  [8]宋维真,张建平.心理健康测查表(PHI)使用指导书.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93.

  [9]樊晓光,周东明.青岛大学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6,27(4):326-328.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太原 030001。

作者: 姜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