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四川精神卫生2006年第19卷第1期

编写与笔法(上)

来源:四川精神卫生
摘要:如“阿拉明激动α1受体,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正向事物)。相反,奎的平阻断α1受体,能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反向事物)”。112段间对称对称法既可见于段内,也可见于段间,这种对称通常反映在小标题之间,如上一段小标题为“5-HT1A和5-HT2A受体功能平衡时稳定心境”,下一段小标题为“5-HT1A......

点击显示 收起

    编写常见有两种,一种是综述,一种是编书;编写主要有两步,第一步是积累素材,第二步是综合成文,同样素材由不同人综合,效果就不同。善综合者思路清晰,易懂易记;不善综合者文句晦涩,难懂难记。这里面除了编者对专业的熟悉程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善不善写,写的基本单位在段,段的如何展开在思,思的如何表达在笔法。本文汇集十六种笔法,归纳为四类,供读者参考。

  1  上上法

  11  对称法

  111  段内对称  先描述正向事物,后列举反向事物,以形式镜像对比。尽管增加了篇幅,但加深了理解,故反而好记。如“阿拉明激动α1受体,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正向事物)。相反,奎的平阻断α1受体,能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反向事物)”。在这两向中有一向是配角,一向是主角。如阿拉明是配角,奎的平是主角。描述对称事物时,应注意对仗,如“阿拉明-奎的平”、“激动-阻断”、“收缩-舒张”、“升高-降低”。读者未必会意识到这些对仗,但读起来减小了阻力。

  112  段间对称  对称法既可见于段内,也可见于段间,这种对称通常反映在小标题之间,如上一段小标题为“5-HT1A和5-HT2A受体功能平衡时稳定心境”,下一段小标题为“5-HT1A与5-HT2A受体不平衡时引起抑郁”。“平衡-不平衡”、“稳定心境-引起抑郁”对仗。

  12  套入法

  121  定义  将内容分为背景理论和焦点理论两部分,先讲背景理论,后将焦点理论套入背景理论。背景理论是铺垫,焦点理论是目的,描述背景理论是为了更好地说明焦点理论。如“激动5-HT1A受体引起抗焦虑抗抑郁,激动5-HT2A受体引起失眠和焦虑,激动5-HT2C受体引起激惹和厌食,激动5-HT3受体引起呕吐和头痛(背景理论)。米氮平增加5-HT释放,同时阻断5-HT2和5-HT3受体,结果只激动5-HT1A受体,引起抗焦虑和抗抑郁效应,但不会有激动5-HT2和5-HT3受体的不良反应(焦点理论)”。

  122  简化的套入法  在套入法中,经常隐去人们所熟悉的背景理论,直接叙述焦点理论,不仔细琢磨,看不出是套入法,如“维思通通过阻断α2受体而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者抑制胃肠功能,引起便秘”。这其实是简化的套入法,展开来写应为“在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突触前膜上有α2受体,该受体激动时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背景理论)。维思通阻断α2受体,引起去甲肾上腺素脱抑制性释放增加(焦点理论),后者抑制胃肠蠕动,引起便秘。

  123  与对称法鉴别  如果焦点理论与背景理论以反向形式相接,则套入法类似于对称法,但套入法不强调对仗,而对称法强调对仗;套入法不强调正反两部分的篇幅对称,而对称法则强调这种对称。如“当中脑-边缘多巴胺通路功能亢进时,能激动边缘系统的多巴胺D2受体,D2受体功能亢进引起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背景理论)。维思通阻断D2受体,改善阳性症状(焦点理论)”,尽管“激动-阻断”、“引起-改善”对仗,但正反两部分篇幅不对称,故仍归入“套入法”。

  124  有时套入法就是对称法  如果焦点理论与背景理论篇幅对称,方向相反,格局对仗,这时的套入法就是对称法,如“强迫症首先是5-羟色胺能降低,其次是多巴胺能升高。故在治疗强迫症时,首先是升高5-羟色胺能,无效再阻断多巴胺能”。引起原因和治疗方法篇幅相当,方向相反,“降低-升高”“升高-阻断”对仗。

  13  顺叙法  顺叙法是以时间顺序为主要逻辑思路向下叙述,便于读者将事物发展的情节在脑中生动再现。如谈到“三环抗抑郁药过量的治疗”时,写道:“如果药物在胃,应催吐洗胃;如果药物进肠,应用活性炭20~30克吸附;如果药物入血,应通过输液和利尿以加速排泄;如果药物在组织引起毒性,应对症处理”。请看,药物→胃→肠→血→组织,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

  14  因果法

  141  单纯因果法  把内容分为原因和结果两部分,先讲原因,后讲结果,通常篇幅短小。如“鉴于米氮平引起心动过速,而心动过速增加耗氧量(因),故心绞痛和心肌炎病人慎用米氮平(果)”。有时很多原因引起一种结果,即多因一果,如“奥氮平通过阻断D2受体而抗精神病(第一种原因),阻断5-HT2A”和α2受体而增加单胺释放,抗抑郁(第二种原因),故能治疗精神病性抑郁(一种结果)”。有时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即一因多果,这些结果应按某种顺序叙述,下例是按照时间先后,由轻到重的顺序描述。如“持续阴茎勃起因压迫尿道(因),引起尿潴留(结果之一),如果阴茎充血和缺氧达24~72小时以上,可引起海绵体纤维化和永久性阳痿(结果之二),严重时引起阴茎坏疽(结果之三)”。

  142  因果连环法  由第一个因得出第一个果,第一个果又作为第二个因,得出第二个果,第二个果又作为第三个因……,如此连环,前一个果成为后一个因,形成推理链。如“维思通通过阻断下丘脑-漏斗通路的多巴胺D2受体而轻度抑制抗利尿素(因),导致轻度尿量增加和口渴(果,又是下一个因),口渴引起多饮(果,又是下一个因),多饮引起低钠血症(果,又是下一个因),低钠血症引起认知损害和癫疒间发作(果,又是下一个因),故癫疒间病人慎用该药(果)”。

  143  因果关联法  一种原因取决于作用强度,引起多种结果,则这些结果之间常有关联。如“当脑5-HT下降时(一种原因),引起5-HT1D和5-HT1A受体功能不足,其中5-HT1D受体功能不足引起偏头痛发作(结果之一),5-HT1A受体功能不足引起抑郁症发作(结果之二),故偏头痛与抑郁症常相伴发(两结果之间有关联)。利用该法,可使貌似无关的多种结果通过同一原因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因果关联法与一因多果法有相似之处,即都是一因多果,但目的不同,因果关联法是借一因多果去寻找这些果之间的关联,而一因多果法是只注重一因引起几果,而不管这些果之间的关联。

  2  上法

  21  纵横法

  211  纵向法  从读者已知的复习起,纵向深入到未知。这种深入既要考虑到深度,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没有深度为读者所不屑,但过深反而会撵走读者,故宜适可而止。有的作者在编写时只顾说理,不顾读者的知识结构。编写内容过深、过细、过复杂,难以卒读。殊不知编写的对象是读者,读者说不好,再吹也徒然。故应知彼所短,知彼所需,知已所长,才能有选择地输出,让读者想读,读得懂,有耐心读,读完记得住。

  212  横向法  有些内容已为人所熟知,但横向延伸至相关领域时,则能拓宽眼界,赋予新的意义。如“阻断α1受体引起镇静(人所熟知)。在白天,镇静引起认知损害,心绪不良和精神运动性阻滞,而精神运动性阻滞能损害驾驶技能,增加事故率(延伸之一);在夜间,镇静能改善睡眠,但睡眠过深可引起遗尿(延伸之二);在老人,过度镇静引起跌倒,跌倒可致股骨颈骨折,增加长期卧床、肺部感染甚至死亡率(延伸之三)”。由于是从一个点向相关领域延伸,故有可能用到排比句,而排比句能增加阅读韵律。

  22  展开法

  221  定义  先讲主题句,后用支撑句展开。如“锂倾向抑制心率和传导(主题句),对于心率,锂不影响基础心率,仅抑制锻炼引起的心率增加(支撑句之一);对于传导,31例60岁以上的老人服锂1~10年,10例出现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出现不完全室内传导阻滞(支撑句之二)”。

  222  注意  主题句描述的顺序应按照一定的逻辑法则,如“心得安抑制心率、传导和收缩力”,实际上是按照窦房结发出节律传导到心室,引起心肌收缩这一时间顺序来排列的。支撑句的出场顺序要与主题句描述的顺序一致,如上段的例子是锂倾向抑制心率和传导,支撑句应先展开如何抑制心率,后展开如何抑制传导。

  223  好处  对作者来说,可围绕主题句展开叙述,以增加文路清晰度,不致写走题;对读者来说,主题句就象是这段的小标题,起导读作用。读者的目光可从每段主题句上掠过,挑感兴趣的内容选读。

  23  矛盾法  当某事物包括一对矛盾时,可因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引起不同的结果,当矛盾的主要方面倾向于A时,引起A结果;倾向反A时,则引起反A结果。如“维思通不但阻断D2受体,而且也阻断5-HT2A受体,引起多巴胺脱抑制性释放增加,激动D2受体(一对矛盾),一般情况下,多巴胺释放增加对D2受体的激动弱于药物对D2受体的阻断(矛盾的主要方面倾向阻断D2受体),故维思通通常能治疗幻觉妄想(阻断D2受体的结果);但偶尔情况下,多巴胺释放增加对D2受体的激动强于药物对D2受体的阻断(矛盾的主要方面倾向激动D2受体),故维思通偶尔诱发幻觉妄想(激动D2受体的结果)”。

  24  条件法  一种事物的结局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影响它的条件,条件不同,结局也不同。该写法是先锁定一种事物,然后通过不同条件引起不同结局。如“迄今为止,已有45例病人报道米氮平过量(锁定一种事物)。如果是单独过量(一种条件),即使达1500mg也能完全恢复(一种结局);如果与其他药物联合过量(另一种条件),已有5例死亡的报道(另一种结局)。这种用法相当之广,如:一种致病因素在一种状态下不致病,在另一种状态下则致病;一种疾病用A法处理时预后好,用B法处理则预后差”。

  项目基金:南京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后备人员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28055)

  作者单位: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作者: 喻东山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