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5A期

祛毒益肝汤治疗慢性乙肝112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我科用祛毒益肝汤治疗慢性乙肝11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治疗组男88例,女24例,年龄19~74岁,平均(37。2结果症状、体征、肝功、酶标等项明显改善,治疗组HBsAg、HBeAg分别为66。3讨论笔者认为乙肝病毒内侵,瘀毒留滞熏损于肝脏而致病,病毒不祛则肝炎难复,故祛毒即为第一要义。...

点击显示 收起

我科用祛毒益肝汤治疗慢性乙肝11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病例选择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对照组106例。治疗组男88例,女24例,年龄19~74岁,平均(37.3±9.20)岁;对照组男84例,女22例,年龄21~69岁,平均(38.4±8.75)岁。发病年龄、性别、分型、病程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药物组成 蚤休、板蓝根、柴胡、内金等。

1.3 方法 随症加减中药,日1剂,2个月为一疗程,连服2~4疗程;对照组云芝肝泰5g/袋,1袋/次,日3次水冲服。

1.4 标准 按2000年9月上海肝病学术会议标准。痊愈:HBV活动复制指标转阴,肝功能正常,肝大回缩或稳定无压解、叩击痛;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病情持续稳定。有效:HBV复制指标滴度下降1/2以上,或肝动接近正常,肝大稳定不变,轻度压痛、叩击痛,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但尚不耐劳。无效:实验、检查、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

2 结果

症状、体征、肝功、酶标等项明显改善,治疗组HBsAg、HBeAg分别为66.67%、68.24%。抗-HBe阳转率53.93%;对照组HBsAg、HBeAg为23.60%、7.8%,抗-HBe阳转率17.44%。经统计学处理,各检验标准P<0.01,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笔者认为乙肝病毒内侵,瘀毒留滞熏损于肝脏而致病,病毒不祛则肝炎难复,故祛毒即为第一要义。上述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内含多种皂甙、生物碱、黄酮、酶类等成分,明显抗乙肝病毒、提交肝脏解毒、降酶、促肝细胞再生、使肝脏再塑、抗纤维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无反跳比西药优越,毒去正复,身体康复。至于是否长期疗效及肝炎后肝硬化逆转方面在今后临床与实验中与同道们一起进一步探讨。总之,中药治疗前景广阔。

作者单位:445000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中医部 

(收稿日期:2004-02-10)

 (编辑 李阳)

作者: 高兴亮向仕友李学杰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