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5B期

股骨干骨不连原因及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处理难度不大,愈合也较容易。但临床上由于治疗失误,导致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的也不鲜见。笔者于1981~2002年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后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患者125例。通过回顾性分析,究其原因,多数病例是选用内固定材料不当所造成,部分患者过早负重也有关。...

点击显示 收起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处理难度不大,愈合也较容易。但临床上由于治疗失误,导致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的也不鲜见。笔者于1981~2002年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后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患者125例。其中86例(63例为外院手术)为本院收治,39例是笔者在省、市级进修时所收治的病例。通过回顾性分析,究其原因,多数病例是选用内固定材料不当所造成,部分患者过早负重也有关。为了提高治愈率,必须严格选用内固定材料和手术方式,以及指导患者适时的功能锻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5例,其中男108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9岁。骨折致伤原因:车祸113例,跌跤10例,高处坠下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06例,闭合性骨折19例,粉碎性骨折36例,斜形骨折31例,横断性骨折58例;股骨上段骨折25例,中段78例,下段22例。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次入院时间最短的为6个月,最长的是2年5个月,平均时间为10个月。

1.2 首次治疗后的情况 梅花针内固定43例,钢板46例,钢板加钢丝36例,加石膏夹外固定31例,其中2例是二次钢板内固定失败者。弃拐下地行走时间最短的是1个月,最长的是2.5个月,平均1.5个月。无一例是经X线照片检查后确定负重行走的。

1.3 再次入院时情况 梅花针变形弯曲成角20°~25°16例,钢板松脱或变形82例,螺丝钉断裂9例。所有病人二次入院时经X线照片检查,除畸形愈合21例外,其余病例未有连续性骨痂生长。有的骨折两端分离,查体患肢无干力,局部假关节形成。

2 治疗方法

(1)拆除所有的内固定,畸形明显者,给予矫形。符合梅花针内固定的,全部采用梅花针固定,其余病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对骨质较疏松患者,用钢板加石膏夹外固定。所有病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部分患者用榫状植骨。(2)口服中药以促进骨痂生长。

3 结果

疗效标准按《临床骨科·创伤》 [1] 的骨性愈合标准。结果81例经1~2年的随访,局部肿痛消失,无压痛,生理力线正常,干力恢复良好。其中:53例X线片检查,对位对线正常,骨折线消失,骨小梁排列整齐或基本整齐。28例X线片检查已有少量或大量骨痂连续性生长。其余病例无法追踪随访。

4 讨论

4.1 造成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原因 有如下几方面:(1)梅花针过细或强度不够,导致弯曲变形,畸形愈合。(2)钢板长度或强度不够,不能获得坚强的内固定,在功能锻炼过程中,断裂或弯曲 [2] ,造成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3)螺丝钉松动或断裂。即使钢板长度与强度足够,由于螺丝钉的选择或使用不当,都可使螺丝钉断裂或松动,未能起到可靠的固定作用。患者骨质疏松、螺丝钉未穿出对侧骨皮质、钻孔过大,术后螺丝钉易松动。导致假关节出现,不利于愈合。(4)手术时骨膜剥离过大,导致术后局部血供差,两折端接触不紧密,有空隙,或有软组织嵌插,不利于骨痂生长。(5)骨质较疏松者,钢板内固定术后牢靠程度差,应加石膏夹外固定。过早解除外固定,过早负重,使螺钉钢板松脱或断裂,导致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4.2 对策 通过125例治疗失误而造成的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严格掌握内固定材料的适应 证,严格遵守使用原则,应选择髓内固定为主。手术操作要精细,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医源性创伤。指导病人功能锻炼应尽职尽责,不能笼统告之。经X线照片复查,证实有连续性骨痂生长后方可弃拐步行锻炼。对于闭合性骨折者,采用中医手法复位,牵引加夹板外固定,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中段骨折,效果优于内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选择钢板要合适,放置的位置要符合力学原理。选择髓内针内固定,髓内针大、小、长、短要合适,过大会致股骨纵行裂开,过小则强度不够。不论用何种内固定,两折端必须接触紧密,这样才有利于骨痂生长。

参考文献

1 天津医院骨科编.临床骨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9.

2 丁方平.汤志刚,陆建阳,等.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中医正骨,2003,1:34.

作者单位:513200广东省连山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12-21)

(编辑曲 全)

作者: 韦留布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