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5B期

瑞倍三联一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根除率较高、价廉、安全实用的Hp根除方案。方法随机将108例Hp阳性患者分为瑞倍治疗组(A组)与奥美拉唑三联治疗组(B组),疗程1周,观察记录Hp根除情况,溃疡愈合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Hp根除率分别为:A组85。结论以瑞倍为主短程三联方案的Hp疗效与奥美拉唑为主的短程疗效相当,......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索根除率较高、价廉、安全实用的Hp根除方案。方法 随机将108例Hp阳性患者分为瑞倍治疗组(A组)与奥美拉唑三联治疗组(B组),疗程1周,观察记录Hp根除情况,溃疡愈合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Hp根除率分别为:A组85.2%及B组82.5%。结论 以瑞倍为主短程三联方案的Hp疗效与奥美拉唑为主的短程疗效相当,副反应发生相似。

关键词 瑞倍 幽门螺杆菌 三联一周疗法

已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作用已被确定,Hp感染的根除可治愈十二指肠溃疡,以质子泵抑制剂(PP1)为主短程三联疗法是目前公认的根除Hp的有效方案,但是由于价格和目前日益严重的Hp对甲硝唑的耐药问题,迫使临床医师去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经济、且不受甲硝唑耐药影响的方案,国外资料显示,质子泵抑制剂加克拉霉素和羟氨苄青霉素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少,依赖性好,但是价格昂贵,在我国难以普遍推广 [1] 。因此寻找价格低廉、疗效高、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仍为临床所需。新型化合物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anitidine bismuth citre,RBC:商品名:瑞倍)既具有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又有铋盐保护胃粘膜及杀灭Hp的作用。为此,我们观察了RBC与阿莫西林及呋喃唑酮合用,构成新的短程三联方案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Hp感染的疗效,并与质子泵抑制剂为主的短程三联方案作对照,比较此方案的Hp根治效果和副作用,以探索根除率较高,安全实用,适合我国国情的Hp根除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在2003年3月~2003年12月间,选择符合下列指征病例共108例,按入选先后依随机数字随机分成A、B二组,入选指征:(1)年龄为18~65岁;(2)入选时3d内胃镜下证实有单个十二指肠溃疡;(3)溃疡直径≥3mm,溃疡期为A1、A2;(4)胃粘膜活检快速Hp试纸试验阳性、排除复合性溃疡,幽门管溃疡及并发幽门梗阻者。排除有严重脏器疾患,恶性肿瘤及妊娠患者。排除2周内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甲硝唑,克拉霉素等抗菌药物的患者,其中A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47.5±3.1)岁;平均病程2年,溃疡直径(8±3)mm。B组54例,男36例,女18例;平均年龄(46.5±3.1)岁,平均病程3年;溃疡直径(8±4)mm。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溃疡大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RBC350mg(深圳市清华源光药业有限公司),阿莫西林1000mg(珠海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呋喃唑酮100mg(山西省忻州市云中制药厂);所有药物均为每日2次,共7d。B组:奥美拉唑20mg(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阿莫西林1000mg(珠海联邦制药有限公司),甲硝唑400mg(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所有药物均为每日2次,共7d。治疗期间每周门诊随访1次,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抗Hp治疗结束1个月,复查胃镜了解溃疡愈合情况并行胃粘膜Hp检测。

1.3 疗效判断标准

1.3.1 腹痛程度分级及疗效判断标准 腹痛程度:(1)0级:无腹痛;(2)Ⅰ级:轻度腹痛,但不影响工作,不需服制酸药;(3)Ⅱ级;中度腹痛,部分影响工作,需服制酸药;(4)Ⅲ级:重度腹痛,需全休或服制酸药不能缓解。缓解腹痛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腹痛完全消失;(2)好转:腹痛减轻至少一个级别;(3)无效:腹痛无缓解或加重。

1.3.2 内镜检查疗效判断标准 (1)愈合:溃疡消失,疤痕形成;(2)显效:溃疡愈合,溃疡周围仍伴有炎症;(3)有效:溃疡直径缩小等于或超过50%;(4)无效:溃疡直径缩小不足50%或无变化,愈合率(愈合+显效)/总例数×100%。

1.3.3 Hp检测 治疗前后于胃镜下活检幽门口2cm处取活检组织,1块行快速Hp试纸试验,1~3min观察阳性定为Hp阳性;阴性定为Hp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χ 2 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症状评价 表1显示A组和B组治疗前疼痛患者的百分比,治疗后疼痛消失率及平均疼痛消失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治疗前后疼痛情况 略

2.2 胃镜评价 A组和B组治疗1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3 Hp根除 A组和B组治疗后Hp根除分别为87%(47/54)和82.5%(45/54),统计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表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情况略 

2.4 不良反应 在随诊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部分病人反应有轻微头昏、头痛、大便次数增多、便秘、口干、恶心,2例出现皮疹。总不良事件发生率A组为33.3%(18/54),B组为22.2%(12/54),症状轻微,持续时间短,均于治疗结束后3~5d内消失,无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

3 讨论

本文报道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Hp感染率达90%以上,根除Hp可明显减少溃疡复发[2]

三联疗法是目前公认根除Hp的有效方案,20世纪90年代初曾推荐含铋三联,由于其副作用发生率高,患者耐受性差,故已不作为一线推荐,瑞倍是新出现的一种含铋化学药物,但与一般的铋剂不同,既有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又有铋盐保护胃粘膜及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它与雷尼替丁及枸橼酸铋的机械混合物不同,在杀灭Hp方面,瑞倍有其独特的效果:(1)据国外调查,根除方案中常用的甲硝唑耐药率普遍在30%以上,克拉霉素为5%~10%,近年还一直在上升,而铋剂,RBC、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四环素罕有耐药报道 [3] 。(2)瑞倍可降低甲硝唑、阿莫西林的抗药性 [4] ;有研究表明瑞倍为主三联对质子泵抑制剂为三联治疗失败的患者仍然有效 [5]

我们的研究显示,瑞倍联合2种抗生素的三联1周疗法对根除Hp有效且易于患者所耐受,瑞倍组Hp根除率按 治疗意图分析和按试验方案分析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无统计意见,但与国内外有关研究比,奥美拉唑组Hp根除率偏低(按试验方案分析为82.5%),这可能与Hp耐药所致,有报道质子泵抑制剂为主三联7天疗法的根除率最低仅为50%,Hp耐药程度对根除率高低有直接影响 [6] 。相反瑞倍组Hp根除率与国外有关报道结果相似 [7] ,从药物不良反应看,瑞倍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例数较奥美拉唑组多,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且不良反应均为轻度,不影响整个疗程,无一人因此而退
出试验,表明端倍为主三联1周方案具有疗效高、安全的优点,是一种可供临床推广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朱丽明.国产潘托拉唑,克拉霉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临床研究.临床消化病杂志,2001,13(5):197.

2 张万岱.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5):197.

3 萧树东.消化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上海:上海教育科技出版社,1999,223.

4 Hauben MH,Van De Beer D,Hensen EF,et al.A systeoiatic review of Heficobacter pyfori eradication therapy the impact of antioicrobiaof resisˉtanoe on eradication rates.Aliment Pharmaod Ther,1999,13:1047.

5 Dobrilla G.Peptic ulcer functional dyspepsia,Helicobacter pyfori:a1998stock-taking on the topic of their correlation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Recenti prog Mad,1999,90:347.

6 Svobda P,Kantorova I Ochmann J.Pantoprazofe-based dual and triple therapyfor the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fori infec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He Patogastroe Nterofogy,1997,44:886.

7 Sung JJ,Chen FK,Wu Jc,et al.One week ranitidine bismuth citrate in combinations with metronidazofe,a maxycillin and clarithromycin in the treatment ifhelicobacter pyfori infection:the RBC-Mach study.Aliment Pharmed.Ther,1999,13:1079.

作者单位:430014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内科 

(收稿日期:2004-02-08) 

(编辑 秋实)

作者: 甘承福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