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6A期

重症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消化道出血是重症急性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病情凶险、预后不良的一种征兆,早期预防消化道出血或在出血后积极进行治疗,对于改善病情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97年6月~2003年12月收治重症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39例,现分析报告如下。其中脑出血24例,大面积脑梗塞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卒中诊断标准均符......

点击显示 收起

消化道出血是重症急性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病情凶险、预后不良的一种征兆,早期预防消化道出血或在出血后积极进行治疗,对于改善病情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97年6月~2003年12月收治重症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39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9例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48~94岁,平均年龄62.2岁。其中脑出血24例,大面积脑梗塞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卒中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 [1] ,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消化道出血以显性出血为标准,即呕吐或从胃管内抽出咖啡色液体,柏油样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本组呕吐咖啡色液体27例,柏油样便12例。病史有消化性溃疡者5例。出血时间:发病后1周内26例,1~2周内10例,2周以上3例。

1.2 方法 所有病人除了加强原发病治疗外,均给予甲氰咪胍或泰胃美静滴,同时给止血剂,如维生素K、安络血、立止血、止血敏,胃内给予云南白药、氢氧化铝凝胶或去甲肾上腺素盐水灌注。本组死亡18例,死亡原因除脑卒中危重,死于脑疝7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1例外,与消化道出血有直接关系者15例。

2 讨论

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理迄今仍不明确,可能与丘脑、丘脑下部受损直接有关。实验证明,刺激下丘脑前部(副交感神经中枢),胃肠分泌及肠蠕动增加,胃终末血管痉挛,粘膜缺血而发生溃疡或损害而出血。脑卒中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可直接作用于丘脑下部及其下行通路,或使脑干移位,或使脑灌注压降低,下丘脑、脑干血流量减少均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2] 。另外,在应激状态下,胃粘膜上皮的H 2 受体被激活,促使大量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损伤胃粘膜,同时由于粘膜屏障的破坏,氢离子反向离散使胃粘膜糜烂,溃疡出血。药物因素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尤其是近年来溶栓治疗广泛开展,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增高 [3] 。此外,重症急性脑卒中病人,早期多有意识障碍,不能进食,增高的胃酸得不到中和及消耗,胃粘膜失去食糜的保护,也是导致胃粘膜损伤的原因之一。

临床上消化道出血最直接的表现是呕血、便血和血红蛋白降低。当重症脑卒中患者出现上腹胀感、频繁呃逆、血压下降、烦躁及意识障碍加重等,应考虑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消化道出血若不能及时控制,常成为脑卒中致死的原因。本组病死率高达47.4%,与卓氏 [4] 报道一致,且与 合并消化道出血有直接关系,故应引起高度重视。从本组资料看,重症急性脑卒中合并消化道出血多发生在病后2周之内,故应重视早期防治。我们体会,防治重症急性脑卒中合并消化道出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及时进行原发病的治疗,清除血肿,解除脑组织受压,以减轻消化道出血的中枢因素,对于这一并发症意义重大;(2)尽早使用H 2 受体拮抗剂,如甲氰咪胍、泰胃美或洛赛克等,预防性用药比治疗性用药更重要;(3)病后尽早恢复胃肠饮食,昏迷者一般病后第3天开始鼻饲,可用抑制酸剂,如氢氧化铝凝胶等以保护胃粘膜;(4)尽量避免使用非类固醇类抗凝药,并及时停用可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出血的药物;(5)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除继续给予以上药物外,可同时给予止血剂,如维生素K、安络血、立止血、止血敏,胃内给予云南白药,氢氧化铝凝胶或去甲肾上腺素盐水灌注。大量出血,上述措施仍不能止血,危及病人生命者,可考虑及早内镜检查,试行镜下止血,或行胃大部切除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韩仲岩.实用脑血管病学.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88.

3 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5.

4 卓名.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0):767.

作者单位:063000河北唐山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

(收稿日期:2004-01-15)

(编辑小 川)

作者: 刘斌石秋艳&nb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