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7B期

125 碘粒子植入联合射频消融前列腺癌治疗术后PSA变化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125碘粒子永久植入联合巨能射频消融治疗前列腺癌术后PSA变化,观察PSA的临床意义。方法在直肠B超引导下,经会阴模板穿刺将125碘粒子植入到靶组织中,再行巨能射频消融,治疗前列腺癌病人12例。术后测定PSA值。结果随访2~24个月,8例PSA术后6个月降至正常,2例术后1年PSA开始进行性升高,全身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估 125 碘粒子永久植入联合巨能射频消融治疗前列腺癌术后PSA变化,观察PSA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直肠B超引导下,经会阴模板穿刺将 125 碘粒子植入到靶组织中,再行巨能射频消融,治疗前列腺癌病人12例。术后测定PSA值。结果 随访2~24个月,8例PSA术后6个月降至正常,2例术后1年PSA开始进行性升高,全身骨扫描显示骨转移。结论 125 碘粒子植入联合巨能射频消融治疗前列腺癌术后PSA有一过性增高,但总体水平下降,合并骨转移时PSA明显升高,PSA是前列腺癌术后疗效监测的一个有效指标。

关键词 125 碘粒子 射频消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体

125 I seed permanent implanting(brachytherapy)combined with transperineal

interstial radiofrequency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Chen Guangchun,Wu Kaijun,Li Xun,et 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dong5101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value of PSA after 125 I brachytherapywith interstitial radiofrequency in prostate cancer.Methods From2001/7to2002/6,12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diagnosed by pathologic examinaˉtion,were treated with 125 I seed implants combined with transperineal interstitial radiofrequency under transrectal ultraˉsound guidance.Results Follow-up2to24months,PSA deter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every month.Eight patients PS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6months after therapy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on(P<0.05)and become normal after6months.Tow patients PSA rised after12months and discovered bone metastasis.Conclusion PSA has significanc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125 I seed permanentimplanting(brachytherapy)combined with transperineal interstial radiofreˉquency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The long-term effects should be assessed further.

Key words 125 I se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 prostatic cancer

间质近距离放疗治疗前列腺癌危险性相对低,有效,已经成为一种标准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1年7月~2003年9月,应用 125 碘粒子植入联合巨能射频消融治疗12例住院的前列腺癌病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例病人均为经病理检查诊断确诊为前列腺癌,均为男性,年龄59~80岁,平均年龄69.5岁,7例患者术前已行去势手术,1例患者术后加去势手术,2例患者术前有骨转移,临床分期为B期7例,C期1例,D期2例。Gleason评分:≤6分10例,≥7分2例,IPSS评分(16.8±2.9)分。前列腺体积(35.9±12.5)ml,PSA值(24.9±38.5)ng/ml,随访2~24个月。

1.2 方法

1.2.1 125 碘粒子消毒方法 选用液体浸泡消毒法,75%酒精浸泡30min,取得满意效果。

1.2.2 放射防护 手术人员使用北京科霖众公司提供的铅眼镜,围裙,手套,经检测可防护99.9%的放射线。

1.2.3 器材 植入器:使用北京科霖众公司提供的粒子植入系统,包括粒子植入枪,粒子分装台,机械手,穿刺针等。射频消融仪:采用北京维尔福公司与我科共同研制的多弹头巨能消融仪WE7568巨能消融刀。

1.2.4 手术过程及方法 制定TPS:病人先行插导尿管,作为B超图像中尿道的参照标志。通过直肠B超采集病人的前列腺图形资料。TPS按采集到的B超图像资料和处方剂量计算放射性粒子的分布和数目,以及消融通道数目。治疗方法:采取硬外麻,会阴常规消毒铺巾,直肠B超探头经模板进入直肠引导,先用2根消融针按TPS消融通道插入前列腺组织以固定模板,按TPS计划插入粒子植入针或植入放射性粒子,完毕后再行射频消融,温度设在75℃~90℃,时间5~15min。

2 结果

术后每月复查PSA,呈整体下降趋势,但2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较术前升高,随后又下降,1例术前合并骨转移患者PSA术前后均<1.0ng/ml,另1例术前合并骨转移患者PSA术前95.79ng/ml,术后6个月PSA39.69ng/ml。6例患者在6个月后PSA<4.0ng/ml,2例PSA<1ng/ml,术后6个月测定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整体下降明显。2例术后1年PSA开始进行性升高,全身骨扫描显示骨转移。

3 讨论

近年来间质近距离放疗作为一种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治疗早期或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方法而在欧美等国广泛应用 [1,2] 。永久性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属于近距离放射治疗的范畴,是通过术中在CT或B超引导下,根据三维立体种植治疗计划,利用特殊的设备直接将放射性粒子种植到肿瘤靶区,放射性粒子永久留在体内。常用的放射性粒子有 198 Au, 125 I和 103 Pa。尤其是 125 I和 103 Pa,临床应用发展非常迅猛,一般释放低能量光子, 125 I半衰期60.2天,射线能27~35Kev,组织穿透力1.7cm, 103 Pa半衰期16.79天,射线能20~23Kev,组织穿透力1.6cm,剂量率为0.05~0.10Gy/H,规格为0.5mm×4.8mm。放射性粒子的选择取决于种植治疗肿瘤的种类,放射性粒子的供应情况和医生对其特性的了解。我院根据基础研究证明热可以增加放射线的敏感性, 125 碘联合射频消融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大于单纯的叠加作用,两者联合使 125 碘的数目减少,大大降低了治疗的费用,比较适合国情,有利于临床推广 [3,4]。许多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寻找前列腺癌的理想标记物,以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后监测肿瘤活动的手段。经研究比较明确的前列腺癌相关瘤标为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P)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roˉstatic specific antigen,PSA)。但由于PAP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太多,不能作为确定前列腺疾病状态的可靠指标。

目前对前列腺癌的疗效评估常用PSA无复发生存率表示粒子植入的疗效。PSA即前列腺特异抗原。1971年日本人Hara从精浆蛋白中发现一种前列腺酶,1978年Wang等从前列腺组织中提纯出同一种糖蛋白,因无法从其它组织中分离出,所以把这种物质称为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由男性前列腺和尿道周围腺体的柱状上皮分泌的一种蛋白,实际上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分泌的PSA蛋白比前列腺癌所分泌的还要多。前列腺创伤及病变引起的前列腺结构异常使PSA漏到组织间隙,然后通过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到血循环,这是血清中能测到PSA的原因。所以,不仅前列腺癌可引起PSA升高,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同样会升高,甚至尿道操作和前列腺按摩后血清PSA也会升高。20世纪80年代后的许多研究证明了PSA的前列腺特异性,血清PSA升高发生于前列腺癌和BPH,是监视前列腺癌转归的一个重要瘤标 [5,6] 。有些学者对正在进行放射治疗或者放射治疗以后的前列腺癌患者,作PSA测定研究。发现放疗期间患者血清PSA有显著增高,其原因不清楚,但肯定不是由于前列腺癌发展所致,所以建议不要在放疗期间进行PSA检测。约80%的患者放疗后6个月血清PSA值降至正常水平。Zagar报道两组病人,一组248例,另一组83例,放疗后6个月测 定血清PSA值,分别下降80%和82%。放疗后血清PSA的下降率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治疗前血清PSA值;(2)正常前列腺体积、良性与恶性组织的量、肿瘤的分化程度;(3)放射治疗的剂量,放疗对睾丸及雄激素的影响等。

Stamey的一组研究显示在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后3周,若患者血清PSA仍能测出表明残余癌灶研究表明用HybritecH法指示癌灶残留的最低PSA水平为0.5ng/ml。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定期检查PSA水平比传统的定期骨扫描能更早地发现复发,这使得在患者瘤负荷很小时施以辅助治疗(放疗、激素治疗等)成为可能 [6] 。PSA的最低值应为0.5ng/ml或1.0ng/ml,但治疗后的PSA应为多少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3次PSA连续升高则认为是治疗失败 [7] 。本组12例中11例术后PSA值呈整体下降趋势,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例术后1个月PSA较术前升高,这可能与植入创伤以及放射引起的前列腺炎有关。2例术后1年PSA开始进行性升高,全身骨扫描显示骨转移。有研究报道肾癌、结肠癌、肾上腺癌中也有微量PSA表达,这些前列腺外来源的PSA入血量极微,常规检查无法测出,因此不会影响PSA作为前列腺癌瘤标的临床应用。125 碘粒子植入联合巨能射频消融治疗前列腺癌术后PSA有一过性增高,但总体水平下降,合并骨转移时PSA明显升高,PSA是前列腺癌术后疗效监测的一个有效指标。

参考文献

1 夏同礼.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前列腺癌的基础与临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97.

2 Mark Garzotto,William R.Fair: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prostate brachytherapy.Journal of Endourology,2000,14(4):315-318.

3 陈光春,吴开俊.碘125粒子永久植入联合巨能射频消融治疗前列腺癌12例疗效.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2,8(5):333-339.

4 Schulman C C,Zlotta A R,Rasor J S.Transurethral needle ablation(TUNA):afety,feasibility and tolerance of a new office procedure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lasia.Eur Urol,1993,24:415.

5 顾方六.现代前列腺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46-361.

6 周荣祥,程继义.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9-305.

7 申文江,徐国镇.放射肿瘤学新进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31.

作者单位:510120广东省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泌尿科  核医学科)

(收稿日期:2004-05-31)

(编辑李 阳)

作者: 陈光春吴开俊李 逊袁 坚 曾国华陈 萍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