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7B期

护理的质量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与实施,献血的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由有偿献血转为无偿献血,其涉及面广、社会性强。在献血过程中,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及血液质量。对献血者能及时、有效、正确的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不仅能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体贴,也可减少或避免献血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对献......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与实施,献血的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由有偿献血转为无偿献血,其涉及面广、社会性强。在献血过程中,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及血液质量。对献血者能及时、有效、正确的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不仅能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体贴,也可减少或避免献血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对献血者保留、动员其再次献血及促进无偿献血事业顺利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献血前的护理工作

由于献血者都是来自社会不同岗位的群体,他们的心理状态、知识层次及对无偿献血的认识程度也不同。首先,我们的护理工作人员要主动、热情、礼貌的接待他们,并和献血者进行思想交流及心理沟通。对献血者来献血或咨询献血知识者,让体检医生或专业人员来接待,要做到热情、大方、百问不厌,对献血者提出的问题做出正确而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对初次献血者,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多疑、恐惧、怕痛、更怕传染上疾病。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不仅要尊重他们更要理解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借助图片、宣传单等,有条件可通过影视录像来向他们宣传讲解有关献血知识、血液生理知识,了解献血意义。让他们理解献血不仅可救助他人也有利于健康,并使他们懂得一个人献血,个人、家庭、社会都受益的道理,并向他们细致地讲解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使献血者充分认识到健康的公民适量献血对身体有益无害。同时让他们了解我们工作的性质及意义,取得献血者的信任,减轻其心理负担。用我们的耐心、细心、贴心和真心换取献血者的爱心。使处于不同心理状态下的健康适龄公民都能加入到献血行列中。另外,整个献血环境尽可能整洁干净、温度适宜,为献血者提供舒适、安全、整洁、有序的采血环境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让每个献血者真正从内心深处乐于接受无偿献血。切忌用生硬、消极的语言及态度刺激献血者,使献血者不愿再来献血,原本想献血者也因此而放弃。

2 献血中的护理工作

首先采血护士应具备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可直接影响献血者。在献血中,特别是初次献血者,当他们看到较粗的针头、加上恐惧和怕痛的心理,常会造成精神高度紧张。针对这种情况,采血护士应尽量地找话题同他们进行交谈。可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选择不同的话题,尽快分散献血者的注意力。巡视医护人员可轻拍献血者肩臂加以鼓励,使其亲身体验到安全温馨的气氛,这对于稳定献血者的心理及保证再次献血起关键性作用。总之,将献血者的痛苦减少到最低程度,让他们有个自信愉快而顺利的献血经历,为再次献血树立更大的信心。在献血过程中献血反应很少发生。经检查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人,按常规都能耐受献血,但个别少数人也会发生献血反应,其原因有:初次献血或多或少都有些恐惧,加上对献血知识了解少,有思想顾虑,心情高度紧张,也有的当看到别人献血或发生反应时,自己尚未采血或刚采血即晕厥。有的还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献血前休息欠佳、饥饿、献血环境不理想、人员拥挤、声音嘈杂、空气污浊、气温较高、献血等候时间过长,使献血者心情烦躁,或医务人员态度欠佳,语言生硬,穿刺技术不够熟练,穿刺疼痛等各种因素均可能引起献血者迷走神经兴奋而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短暂意识丧失,其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并伴有轻度出汗、眩晕、恶心呕吐、失去知觉,严重者可伴有惊厥。因此在采血过程中要加强对献血者进行细心观察和护理,一 旦发现献血反应,无论是轻度、中度或重度,医务人员首先要沉着、冷静,更不能慌张,要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停止采血,让其平卧、抬高双脚、松开衣领及腰带,得到充分休息,保持空气流通,更不能让其他献血者围观,以防发生链锁反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让献血反应者及其他献血者放心,并给予解释,说明这种情况是常见的,不要有顾虑,并非身体状况有问题,这种情况勿需治疗,适当休息即可自行恢复。对重度献血反应者应婉转告诉他以后不要再献血了,并记录于献血卡上。

3 献血后的护理工作

在完成献血后,首先对他们的爱心及奉献精神给予鼓励,激励下一个献血者。并告诉献血者,用三个手指用力按压针眼部位10~15min,防止皮下血肿的发生。并叮嘱献血者不要好奇地打开贴有创可贴的部位看针眼,保持针眼部位清洁,12h后再取创可贴。24h内针眼不要接触水,以防感染。一旦发生血肿告诉献血者24h后用干净的毛巾热敷,以利于皮下瘀血的吸收和组织功能的恢复。在持续的一段时间皮下将会出现3~5cm青紫,轻者5~7天后可消失,重者2~3周后消失,一般不需要治疗。对皮下瘀血面积较大并伴有针眼周围红肿等炎症表现者,可口服广谱抗生素类药物3~5天,或在针眼周围涂上消炎药,促进炎症消退,针眼愈合。献血后休息20min左右,以保证身体因献血有所调整。在这期间提供一些饼干、牛奶、糖水等营养品,可以补充血液的流失。并告诉献血者3天内比平时多喝一点液体。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大鱼大肉自认为是好好补一补的做法。还有一些献血者献血后有全身疲劳或困倦感,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必担心,应保持冷静,使情绪稳定,保证充分的睡眠,1~3天即可恢复。在献血者离开之前,医务人员再强调一次注意事项并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是否有渗血或出血等异常现象。若有应继续用手指压住渗血或出血部位。适当抬高手臂,直到不渗血或不出血为止。最后对献血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再次表示感谢,并鼓励他们继续支持无偿献血事业,半年后可再来献血。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除了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外,还应运用医学心理理论来观察分析不同献血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具备敏捷的反应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对献血者的不同情况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营造一种温馨、安全、愉快的工作环境,使每位献血者真正从工作人员身上感受到一种安全和信任。高标准、高质量的精心护理赢得献血者最佳的心理状态,自觉、自愿、安全无偿献血。并使他们在整个献血过程中有轻松愉快、顺利的感觉,为下次献血树立更大的信心。亲身感受到献血是精神的升华、美的享受、爱的奉献。通过高质量的服务,赢得献血者的口碑。利用献血者的口碑在社会上所形成的宣传效应来推动无偿献血的开展。“金杯、银杯不如献血者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献血者的夸奖”。献血者的信赖是血液中心无形的资产,比政府、新闻媒体更具说服力,更能产生社会效应。

作者单位:010010呼和浩特内蒙古血液中心质控科

(收稿日期:2004-03-05)

(编辑李 阳)

作者: 丁齐虹张敏武美丽狄玉文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