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7B期

影像诊断学阅片实习课教学方式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影像诊断学是一门以影像为主要诊断依据的形象思维学科,实践性非常强。影像的改变是医生临床思维的起点和依据。因此,阅片实习课得到影像诊断学科教师的普遍重视。笔者根据最近四年的带教经验,结合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前沿教育模式,认为“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育模式也适用于影像诊断学阅片实习课,本文对以上各种......

点击显示 收起

影像诊断学是一门以影像为主要诊断依据的形象思维学科,实践性非常强。影像的改变是医生临床思维的起点和依据。因此,阅片实习课得到影像诊断学科教师的普遍重视。当前多数院校均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先上理论课,然后分组阅片。也有人提出教学改革,提倡边上理论大课,边看片。但不论何种形式,均较重视实习(下转封三)(上接第1152页)课,多数主张理论课与实习课课时比例为1:1。笔者根据最近四年的带教经验,结合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前沿教育模式,认为“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育模式也适用于影像诊断学阅片实习课,本文对以上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力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 根据专业的临床应用目的不同,确定教学重点

对影像诊断和临床医疗等不同专业,因其以后的临床应用目的不同,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于临床医疗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临床工作,教学的目的首先是要使他们能掌握各种检查的适应证,明白透视、摄片、CT、MRI、ECT、超声等各种影像检查的优缺点,以及各项检查适用的具体位置、方法,以便在临床工作中能正确选择检查方法。另外,在检查方法选择的原则和理念上,应强调这样一个概念:影像诊断和临床医疗是相通的,它随现代社会进步、科学发展而不断出现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使学生把影像诊断的进步与临床医疗的科技进步观念结合起来,为他们以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利用影像新技术打下基础。其次,主要是要求他们能够在影像诊断报告书的配合下,独立地从影像资料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因此,应注重讲解各系统的X线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再次,还应让学生体会和明白影像学的局限,即“同病异影、同影异病”现象的广泛存在,只有了解影像学的局限性,才能令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不过分依赖影像学,并客观对待影像学诊断报告,减少被影像报告误导的可能。对于影像专业,则应该有更高的要求。除了和临床专业一样的要求外,对各系统基本病变,常见病影像表现要扎实地掌握,对少见病也要有一定了解。重点应放在影像典型征象上。由于影像诊断学涉及面广,各种新的检查方法、技术层出不穷,专业影像医生面对的是越来越广泛的内容,一本教科书是涵盖不了它应包含和涉及的所有内容的。因此授课时不能贪多求全,主次不分。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要的是传授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诊断思维的方式以及获取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信息渠道。所以,授课必须抓大放小,只突出的讲重点影像征象,其他的可以由学生自习,老师则负责答疑。

2 根据实际,选择实习材料的载体

影像学是以影像形态变化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因此,提供尽可能接近于实际工作的实习材料非常重要。我院目前除了网络教学尚未具备条件外,其它教学手段均已广泛使用,基于对各种载体优缺点的认识及我院现有条件,笔者主张,对临床医疗专业的学生,应主要采用多媒体形式,在教案的编写上,应突出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而不是特殊、疑难及少见病的诊断,在示教片选择上,也是如此,不应贪多求全。而对于影像专业学生,则应以胶片为主,结合多媒体尤其是动态资料,力求接近临床实际。

3 实习课授课方法的体会

3.1 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现在,在阅片带教时,一般先由带教老师带领,集中阅片。根据本节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并将问题的难度和深浅按照影像思维的要求,层层递进,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按照影像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清晰诊断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实际工作中作出一个诊断报告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对比 的授课方法,即正常与异常表现的对比,并进一步引申到其他常需鉴别的疾病,并指出鉴别点。通过这种横纵对比,使学生对示教片留下深刻印象。在集中阅片之后,再分组让学生自己阅片,教师巡回答疑,让学生反复阅读,重复刺激,强化记忆。除此之外,还可把示教资料借给学生,使其能够利用课外时间反复阅看。在这种带教方法中,学生看到的是以具体某种“病”的形式出现,与临床实际的某种症状、体征可能不合。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参与,但仍是带教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基于情景的,跨学科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锻炼。

3.2 PBL模式的引入 据文献报道,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医学院校,应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育模式,已近30年,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国内近年也有院校采用,进行教学法的改革。PBL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传统的医学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由于实践机会少,即使某些知识对临床相当重要,由于缺乏近景学习,因此不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而在临床实践中,呈现的往往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某些症状、问题,所以,医生必须根据这些问题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途径。如果我们在上阅片课时就遵循这种规律,当他们走上医生岗位时其知识和能力就能发挥自如,这种思想正是PBL的设计理念。在上阅片课时,我们可以按照临床实际设计这样的情景:面对一张片时,首先阅读它的临床申请单,明确病人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目的。然后提问学生: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及X线结果,你应该怎样去思维并做出基本判断,如正常与异常,良性或恶性,具体疾病甚至具体的细胞类型、病变分型分期,应与哪些相关疾病鉴别诊断。并让他们分组讨论,得出最后诊断。这种情影教学也可设计成多媒体的虚拟形式或真实情景。通过这种情影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它打破学科界限,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从情景中学习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将来能够应对现代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出现的新问题。这些知识的来源不是局限在教科书,更多的是基于屏幕的,多媒体,甚至可能是虚拟的。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开放式的小组互动,并基于个人知识背景,围绕解决问题的目标,进行个别化学习,每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学习的效果得到及时检验,给学生不断提供“成功”、“自省”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4 影像诊断实习课带教有待改进的问题

4.1 对实习材料载体 (1)必须重视补充、购买适用的各型实习材料,为授课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2)必须重视自制示教材料的数字化问题。除了配备的胶片扫描仪,光碟刻录机,还必须购置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以便制作更切合教学实际的多媒体材料,特别是目前比较缺乏的视频材料。(3)加强PACS,远程医疗的前期教育,一旦硬件具备,可立即开展远程医学教育,进行网络水平的准实时的示教。

4.2 对授课方法 PBL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沟通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诊断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已经显现出一定的优势。PBL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掌握PBL的教学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实际带教工作中去,以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的临床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515041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收稿日期:2004-01-05)

(编辑小 川)

作者: 周实林顺发 潘旭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