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8A期

由两类人群查体结果分析加强血源管理的必要性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保证献血人群的血液安全是保证输血安全的一个根本途径。近日为了解娱乐服务行业女性的身体健康状况,我们对某沿海城市455例本行业女性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Ab)、梅毒抗体(TP-Ab)、艾滋病抗体(Ⅰ/Ⅱ)(HIV-Ab)四项血液传播性疾病指标检测。现将结果与该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结果......

点击显示 收起

  保证输血安全、有效是输血工作的主题。目前威胁输血安全的主要是病毒经血传播。保证献血人群的血液安全是保证输血安全的一个根本途径。近日为了解娱乐服务行业女性的身体健康状况,我们对某沿海城市455例本行业女性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Ab)、梅毒抗体(TP-Ab)、艾滋病抗体(Ⅰ/Ⅱ)(HIV-Ab)四项血液传播性疾病指标检测。现将结果与该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结果比较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某沿海城市娱乐服务行业女性共455人次,年龄18~40岁;1994~1999年该市参加无偿献血者共147684人次,年龄18~45岁。
   
  1.2 仪器 奥地利产anthos-1010型酶标仪。
   
  1.3 实验方法 四项指标检测均采用ELISA法。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选择国产初复检试剂,每份标本均经初复检两次检验,两次检验结果一致。试验操作及结果判断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梅毒、艾滋病抗体初复检均为阳性者,送市防疫站做确证试验。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比较应用χ 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见表1。
   
  表1 某沿海城市两类人群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结果(略)

  注:感染率=(经检测病毒阳性的例数/总例数)×100% 

  两类人群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结果见表1。可以看到,两者艾滋病抗体阳性率均为0,娱乐服务行业女性乙肝表面抗原、梅毒抗体2项指标阳性率均高于无偿献血人群,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丙肝抗体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类人群血液传播性疾病病毒感染率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05)。
   
  3 讨论

  某沿海城市是我国无偿献血实施搞得较好的地区之一,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播性疾病病毒感染率接近一般人群 [1]  。上述数据表明,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人群(高危人群),血液传播性疾病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社会上的一般人群。现在,我国有很多地区尚未建立起组织良好的志愿无偿献血体制,血液来源有的靠病人家属或朋友作为替代献血者,有的甚至还有有偿供血者。高危人群参加献血的问题应得到高度重视。我国许多医务工作者和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认识上有个误区,认为血液安全主要靠血液检测把关。确实,血液检测对于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起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血液检测已达到较高水平,尽管还能通过提高血液检测水平、改进血液检测质量来进一步减少血传性疾病的传播,但余地有限。
   
  目前输血传播疾病检测漏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 [2]  。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均经过窗口期,因此处于窗口期的献血者比例是和人群中总病毒感染的比例是平行的,即献血者中病毒阳性率低,则处于窗口期的献血者比例也低。反之,如果献血者中高危人群越多,因为他们病毒阳性率较高,则血液病毒检测漏检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从健康人群中采血,防止高危人群参加献血是加强血源管理、保证输血安全的基础和根本措施。随着HIV等输血传播病毒感染的增多,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性会随之增大。为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身体健康,在献血人群中必须确定不宜献血者,必须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告诉潜在的献血者有关献血的健康条件和高危行为不能献血的原因。这样,血液检测后较少的血液因为传染病标志物阳性而作废,使采血工作效率更高,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赵林,吴玉清,戴云.1994-1997年青岛市无偿献血者输血感染性疾病检测结果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1,14(2):114.
   
  2 张钦辉,高峰,朱永明.临床输血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26-327.
    
  (收稿日期:2004-05-08)

  (编辑海 涛)

  作者单位: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 

作者: 亓涛 孙波 谭丽莉 于迎晨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