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9A期

小儿安汤治疗小儿多动症28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异常疾病,常出现骚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甚至出现心理异常等问题。笔者自1993年以来,自拟小儿安汤治疗本病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2治疗方法均用小儿安汤治疗,药物组成:熟地5g,白芍10g,淮山药10g,龙骨10g,牡蛎10g,枸杞10g,丹皮5g,龟版10g。无效2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异常疾病,常出现骚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甚至出现心理异常等问题。笔者自1993年以来,自拟小儿安汤治疗本病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例患儿中,男21例,女7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2岁,多见于学龄期。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第五版教材,AD-HD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少静、行为障碍。脑电图、抗“O”、血沉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 均用小儿安汤治疗,药物组成:熟地5g,白芍10g,淮山药10g,龙骨10g,牡蛎10g,枸杞10g,丹皮5g,龟版10g。加减:若失眠、健忘,加酸枣仁、柏子仁;口干苦、性急躁,加龙胆草、栀子;食欲不振加白术、山楂。每天1剂,水煎服,7天为1疗程。
   
  2 结果

  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第五版教材,AD-HD疗效标准。痊愈15例,临床症状消失、无多动及不良习惯动作,学习成绩提高;显效6例,临床大部分症状消失,活动量明显减少,日常生活及学习基本正常;有效5例,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日常生活及学习有一定影响;无效2例,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改善和变化,日常生活和学习明显受影响。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7岁,学生,1998年12月16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好动少静,不听话,精力旺盛,睡眠少。梦话多,盗汗,情绪易激动,上课精力不集中,常骚扰他人,躁动行为不能自止,体惩、责骂无效。观其小儿形体消瘦,发育差,左顾右盼,手足不停抓摸踢踹,切脉时其母责令患儿勿动,也难自控,心不在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证属肾虚肝旺、心脾虚弱,治以补肾柔肝、补益心脾。方以小儿安汤加减:熟地5g,丹皮10g,淮山药10g,龙骨10g,牡蛎10g,枸杞10g,白芍10g,栀子5g,龟版5g(先煎)。服7剂后,睡眠好,已不说梦话,盗汗减轻;再服7剂后,多动较前明显减少,盗汗止,上课较专心;上方去丹皮、栀子连服半月。半年后随访,诸症消失,生活及学习已正常,学习成绩也提高。
   
  4 讨论

  笔者根据小儿的生理及病理特点,多从以下两方面考虑:(1)禀赋薄弱,阴虚阳浮:小儿肾精禀受于父母,由于素体禀赋薄弱,肾精不足,阴虚火旺,扰乱心神。加之小儿时期属“稚阴稚阳”之体,形气未充,易出现“虚”的本性,正如《幼幼集成》云:“小儿阳火有余……实为水之不足”。此类型患儿常伴消瘦、失眠、健忘,甚至鸡胸、龟背等症。(2)肝常有余,肝气过亢:肝体阴而用阳,阴常不足,而阳常有余,小儿时期生长发育旺盛,古代医家称之为“纯阳”之体,阳气易亢,扰乱心神。正如叶天士《幼科要略》曰:“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此类型患儿常出现性情急躁、口干苦等症。肝木旺盛克伐脾土,致脾气虚弱,水谷运化受阻,气血生化无源,出现面色无华,纳呆等。因此,肾虚肝旺,心脾虚弱是该病的病理特点。笔者根据钱乙《药证直诀》:“肝常有余,有泻无补,肾常不足,有补无泻”之论点,制定出小 儿安汤以“补”为主的基本方,常以补肾柔肝、补益心脾为大法,随证加减,疗效显著。
   
  (收稿日期:2004-06-21)

  (编辑元 红) 

  作者单位:401220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作者: 晏淑梅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