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9A期

外伤性脑梗塞11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1995年以来,我们共收治外伤性脑梗塞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CT所见外伤后经CT扫描均证实有脑梗塞灶,检查时间为发病后3h~5天。其中6例发病24h内未见脑梗塞灶,24h后复查发现病灶。...

点击显示 收起

  1995年以来,我们共收治外伤性脑梗塞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5~62岁,平均年龄20.4岁。致伤原因为坠落伤5例,车祸伤4例,打击伤2例,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伤后一过性意识丧失7例,浅昏迷3例,深昏迷1例,偏瘫4例,单瘫1例,失语1例,面瘫1例,肢体麻木1例,余无定位体征。
   
  1.2 CT所见 外伤后经CT扫描均证实有脑梗塞灶,检查时间为发病后3h~5天。其中6例发病24h内未见脑梗塞灶,24h后复查发现病灶。脑梗塞位于左基底节区4例,右基底节区2例,双基底节区3例,额顶区及顶枕区各1例,梗塞面积为0.5cm×1cm~2cm×2.5cm,呈低密度区,CT值约6~15Hu不等,梗塞周围无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
   
  1.3 治疗与疗效 急性期以控制脑水肿,清除自由基为主,有颅内血肿及脑挫伤者首先处理原发伤。本组5例行手术治疗,清除颅内血肿及坏死组织。全部病例均给予甘露醇及激素治疗,停止应用止血药物;并给予尼莫地平2~6mg静滴,其他治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同。急性期后让患者加强功能锻炼。结果痊愈7例,轻残3例,死亡1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
  2 讨论

  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为:(1)均有头部外伤史,且以轻、中型颅脑损伤居多;(2)多发于小儿及老年人;(3)发病时间多在伤后36h以内;(4)梗塞灶多位于基底节区。头部外伤时在外力作用下,颅底血管发生扭曲,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当头颅被动向对侧旋转时,颅内动脉于颈椎处受阻,张力增大,导致此段动脉的平滑肌中环层撕裂。本组小儿较多见(占38.6%),可能与小儿颈部肌肉发育较头颅相对迟缓,支撑和保护作用稍差有关 [1]  。Veleev等 [2]  观察到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常出现细胞聚集、血流缓慢及血浆纤维蛋白含量升高等现象,可使血流淤滞循环阻力增高,最终导致脑微循环障碍。本组梗塞部位多见于基底节区供血小动脉,乃由于基底节区供血小动脉呈垂直出入,颅脑加速旋转时易使动脉肌层及内膜撕裂。另该处血管属于终末动脉,很少有吻合支,来自于颈内动脉的微栓子易于此处发生梗塞。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特别是早期发病者很难与原发性脑损伤相鉴别。因此,对于脑外伤后出现不能用原发伤解释的临床表现者,应常规CT扫描。但CT扫描一次阴性者并不能绝对排除脑外伤性脑梗塞,临床表现一般于外伤后24~36h梗塞达到最高峰,一般无意识障碍与体征不成比例,此点是与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相鉴别的重点之处。本组有2例,硬膜外血肿给予手术清除后肢体活动正常,然而3天后出现肢体无力,经CT证实为外伤性脑梗塞。肢体症状多为运动性功能障碍。
   
  本病在诊治中,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积极有效治疗原发性脑损伤的基础上,解除脑血管痉挛,纠正低血流量,降低血液粘稠度,保证脑灌注压,对预防和治疗外伤性脑梗塞至关重要。早期可应用尼莫地平、西比灵等钙离子拮抗剂,适量应用甘露醇、激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神经营养药物,病情稳定后加强康复治疗,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樊金陵,郭建军,马东周.外伤后基底区梗塞21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3,9(4):200.
   
  2 Veleev EKThe microcircul along bed cond chological propctics in the aˉcute period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Zh Vopr Neirokhir,1998,(3):24. 

  (收稿日期:2004-04-10)

  (编辑海 涛)

  作者单位:041600山西省洪洞县人民医院 

作者: 杨峰 籍海宁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