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9B期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异常的临床意义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近年来,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以下简称IAMI)患者出现胸导ST段异常这一现象引起普遍重视,并非传统心电图导联“镜像”变化的观点,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收集我院1980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胸导ST段变化进行临床分析。1一般资料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76例,男61例,女15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以下简称IAMI)患者出现胸导ST段异常这一现象引起普遍重视,并非传统心电图导联“镜像”变化的观点,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收集我院1980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胸导ST段变化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76例,男61例,女15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7.5岁。诊断符合1979年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除外前壁、前间壁、侧壁及陈旧性心肌梗死、预激综合征、束支阻滞、心室肥厚、心包炎、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影响ST段的因素。
   
  1.2 方法 入院后定时描计全导心电图。入院24h内胸导V 1 ~V 6 至少有2个导联ST段下降≥0.1mv或抬高≥0.2 mv为ST段异常。测定肌酸磷酸激酶(CPK)最高值。
   
  2 结果

  IAMI76例,根据胸前导联ST段导常与否,将全部病例分为3组。Ⅰ组:无对应胸导ST段压低,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24~72岁,平均56.2岁。Ⅱ组:胸导ST段压低≥0.1mv,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29~78岁,平均58岁。Ⅲ组:胸导ST段抬高≥0.2mv,17例,男15例,女2例,年龄32~71岁,平均59.2岁。胸导ST段异常者(Ⅱ、Ⅲ)48例,CPK最高值达(228.7±1095)U/L;胸导ST段正常者28例,CPK最高值达(928±397)U/L。P<0.01,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胸导ST段异常者,死亡4例,心力衰竭7例,Ⅱ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各1例。胸导ST段正常者仅1例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无心力衰竭及死亡病例。
   
  3 讨论

  IAMI并胸前导联ST段异常,以往认为是梗死导联ST段的“镜像”反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尸检、放射性核素造影等研究,对此观点提出异议。他们认为,胸导ST段异常者多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且左室存在较广泛缺血性损伤,而胸导ST段正常者多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因此,前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患者死亡率高。本文统计资料表明,76例患者3组对比,在年龄、性别上没有差别,但胸部ST段异常者CPK显著高于胸部ST段正常者,说明胸导ST段异常者心肌有广泛的损伤和坏死,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及病死率均不伴ST段异常者高。文中胸导正常者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而胸导ST段异常组死亡4例,心力衰竭7例,构成了IAMI的高危组,这提示IAMI患者早期心电图胸前导联异常与否是临床上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医师对ST段异常的患者应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改善其预后。
   
  (收稿日期:2004-06-11)

  (编辑秋 实)

  作者单位:050041河北省石家庄市解放军第260医院 

作者: 曹小敏 王振国 王燕午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