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B期

浅谈洁净手术室的管理方法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我院于2001年10月开始启用层流净化手术室,其内走廊及17个手术间全部采用层流系统进行空气净化。其原理是将一切进入手术间的空气包括新鲜空气及再循环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后,由天花板匀速流下,污染空气由回风口过滤出手术室。手术间气压始终高于周围气压,使空气只能单向流动,保证了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通过三年多的运转......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于2001年10月开始启用层流净化手术室,其内走廊及17个手术间全部采用层流系统进行空气净化。其原理是将一切进入手术间的空气包括新鲜空气及再循环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后,由天花板匀速流下,污染空气由回风口过滤出手术室。手术间气压始终高于周围气压,使空气只能单向流动,保证了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通过三年多的运转,各项指标达到洁净手术室的要求,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

    1 结构与布局

    1.1 位置 手术室位于四楼,与病理科、ICU、血库共在一层,便于联系工作。

    1.2 层流级别及要求 两个百级净化手术间分别有单独的层流系统,用于器官移植、关节置换及体外循环手术。其余手术间为万级净化,内走廊为十万级净化。为了达到手术间相对密闭的要求,手术间不设窗户,采用自动门,侧门为双层门与外走廊相通,平时关闭,在手术结束时运送污染器械、敷料、污物,为保持手术间空气的洁净,两侧门不能同时开启。

    1.3 布局 仪器间、洗手间、麻醉准备间、无菌间位于内走廊,高压锅的门为双扉:一个侧门与无菌间相通,另一个侧门与敷料间相通,物品高压后直接进入无菌间摆放,无逆行,符合无菌要求。最外侧的三个手术间属于一个层流系统,用于污染手术与急症手术。外走廊刷器械及接待参观者。

    2 管理方法

    2.1 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门卫按手术通知单发放手术衣、帽、钥匙、鞋并以胸卡交换,出手术室收回胸卡,非手术人员禁止入内。参观及教学均通过摄像系统,在监控室或示教室观看。

    2.2 工作人员进入手术间的要求 进入手术间的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更换手术衣、拖鞋,戴好口罩及帽子,经风淋后进入无菌区,不得随意走动及乱窜手术间。

    2.3 手术患者进入手术间要求 手术患者术前经卫生处理后更换手术衣,经换车室换车,戴帽之后方可进入手术间,防止毛发脱落。

    2.4 室内固定一定数量的物品 如输液器、输血器、缝线、手套、液体、套管针等,术后由巡回护士登记补充。洗手护士根据手术需要备齐用物,如手术中遇特殊情况,可通过电话与总值班护士联系,尽量减少人员进出次数。

    2.5 手术间只允许放置必需的设备 如电刀、麻醉机等。进入手术间的物品应擦拭干净,去除外包装,风淋后入内,减少灰尘带入。物品摆放要避开回风口,以免影响空气回流。

    2.6 术后污物的处理 术后污染的敷料、垃圾分别放入污物袋及垃圾袋,由工人从外走廊运走。器械、污桶、吸引瓶由工人浸泡消毒,刷洗后根据房间号,放在夹层门之间备用。器械刷洗后由外走廊直接进入器械间,保养、打包、高压。

    2.7 手术间地面及物品表面采用湿式清扫 过滤网每周清洗消毒,防止自身污染,均由保洁工人完成。

    2.8 全部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关闭层流系统,防止系统磨损 每日术前1h,由夜班护士开启层流开关,进行空气净化。

     3 效果

  我院手术室结构及管理符合功能流程,是目前国内一流手术室。通过每月对手术间及内走廊空气采用自然沉降法采样、培养,均符合一类空气净化要求。院感染科及市卫生防疫部门也多次进行了采样、培养,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消毒隔离规范要求。净化手术室的空气无菌程度高,减少了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为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单位:264000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 

    (收稿日期:2004-07-17) (编辑李 木) 

作者: 刘少慧 张丽英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