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B期

老年患者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老年患者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常发生于精神受到刺激、劳累、饱餐及并患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症。院前急救护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前院急救护理,心将为挽救老年人的生命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搞好老年患者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体会如下。1......

点击显示 收起

  老年患者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常发生于精神受到刺激、劳累、饱餐及并患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症。院前急救护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前院急救护理,心将为挽救老年人的生命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搞好老年患者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体会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急救中心共收治心肌梗死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最大84岁,年龄最小64岁,其中急性左心衰竭2例,心脏骤停14例。

  2 院前急救护理

    2.1 院前自救、助救护理 当接到求救电话时,问清病情,如患有心肌梗死史或疑似心肌梗死时,嘱其绝对卧床休息,并保持头高脚低位,室内空气畅通,如备有急救药盒的患者,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有亲属在时嘱其制作一个冰袋放置于头部,以降低大脑的耗氧量。

    2.2 现场急救护理 对典型患者立即给予肌肉注射吗啡或度冷丁止痛,以减轻疼痛及紧张情绪(注意其并发症的发生);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心电监护,防止猝死。

  3 体会

    3.1 院前自救、助救是抢救成功率的前提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加强自救、助救知识的宣传力度,使老年人懂得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在医护人员未到达之前,实施老年患者的自救、助救对提高生存率,减少致残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3.2 院前急救的心理护理是重要环节 为了减轻患者及家属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以沉着的态度,熟悉的操作,良好的工作秩序,给患者以安全感,多方面关心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以配合治疗。

     3.3 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控制好用药量、给氧浓度 一般老年患者在用5%葡萄糖250ml加硝酸甘油10mg静脉滴入时,滴入的速度应控制在5~10滴/min,并密切观察血压,防止低血压的发生。给氧治疗浓度低于30%~35%,冰帽温度控制在(0±2)℃。这样有利于患者病情的观察及药物作用的掌握。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4 严密观察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 充分利用有限的仪器仪表,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所造成的不良后果。(1)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急救中有2例患者表现为心悸、气促,口唇发绀,可闻及哮鸣音及湿性音,并伴有高血压史(190~177/130~110mmHg),处理时立即给患者半卧位,两腿下垂,并根据病情进行四肢轮流绑扎,以减少回心血量。但在进行此项操作时必须注意局部组织的血运情况,避免血流过分淤滞而引起不良后果。吸氧,湿化瓶内放入20%~40%的酒精,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快速止痛、镇痛、利尿以缓解呼吸困难,减轻焦虑。肌肉注射吗啡5mg,静脉注射速尿20mg,西地兰0.35mg,地塞米松10mg,可根据病情重复使用,以纠正心衰、减轻肺水肿。(2)心脏骤停:在急救中抢救心脏骤停患者14例,成功3例,死亡11例,成活率21.4%,死亡率78.6%。在对这类患者的成功救治过程中,首先迅速判定患者有无自主呼吸,意识是否丧失及颈动脉消失,然后立即进行抢救。注意气道开放,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戴上冰帽以降低脑的耗氧量,必要时采用电除颤,尽快恢复心跳、呼吸,及时转运到院内进一步治疗。

  总之,在处理这类患者时,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首发症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同时加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知识的宣教工作,人人意识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特征,及时进行溶栓、扩冠、抗凝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减小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收稿日期:2004-08-15) (编辑夏 继)

  作者单位:554300贵州铜仁地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作者: 高霞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