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A期

从 SARS 的诊疗看中西医结合在 新发感染病 诊疗中的作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近年来,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专业,“新发感染病”(EID)是有关研究中的热门领域和核心内容,此类疾病多为“新发”,其具有病因与发病相关环节不确定、病初医生不认,不知采取何种针对性治疗,病死率高、易造成大流行等特征,因此给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带来了困难。通过一例重症“SARS”患者成功抢救的临床诊疗,深入分析治......

点击显示 收起

  临床医学是一门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实践与理论相互推动的实验科学,其对未知事物的认识多数是在对其进行干预实践的同时逐步积累形成的,其与实践活动的广度与深度成正相关。借鉴先前对相似事件成功的实践经验,对缩短认知过程、提高实践成功的几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专业,“新发感染病”(EID)是有关研究中的热门领域和核心内容,此类疾病多为“新发”,其具有病因与发病相关环节不确定、病初医生不认,不知采取何种针对性治疗,病死率高、易造成大流行等特征,因此给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带来了困难。

    通过一例重症“SARS”患者成功抢救的临床诊疗,深入分析治疗过程中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病理病机结合,临床辨证与辨病(症)结合,治疗传统理法方药与中药现代药理结合,现代检查与对症用药结合的诊疗方法,探索其中存在的具有广泛意义上相对合理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新发感染病”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6岁,因有与“SARS”患者密切接触史,出现“发热、胸闷、干咳伴血丝痰5天,加重5天”于2003年4月9日于某医院转至我医院隔离治疗。入院时情况:患者体温38.9℃,呼吸30次/min,血压正常,口唇微绀,右下肺呼吸音低,少量干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3.0×10 9 /L、N0.578。PLT120×10 9 /L(4月4日查血常规:WBC2.5×10 9 /L、N0.304、PLT79×10 9 /L);尿蛋白++;血气分析示Ⅰ型呼衰;X线胸片提示右肺中叶及下叶和左肺上叶及下叶可见大片状及小片状的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有实变渗出及网格状改变,CT检查提示两肺改变以大片实变为主,间有小片渗出。血清“SARS”特异性抗体检测:4月22日、4月30日、5月8日三次检测患者血清结果均为SARS-IgM阳性,SARS-IgG阳性;5月23日及6月4日两次复测结果为:SARS-IgM阴性,SARS-IgG阳性。临床诊断:输入性传染性重症非典型肺炎(按卫生部颁布“SARS”诊断参考标准诊断)。

  2 治疗与结果

    2.1 临床治疗经过 (1)基础治疗、特护、应用自动呼吸机予正压机械通气,24h动态监测生命体征。(2)西药治疗:按卫生部颁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治疗指导意见》执行。常规应用丹参注射液、更昔洛韦、头孢曲松钠、糖皮质激素、清开灵等治疗。(3)在以上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复方辩证施治 取本病温热疫毒为患,病位以肺为主;紧抓毒热壅盛、瘀闭(痹)肺络,阴伤气耗的病机特征;分初、中、极、恢复四期分别以清热解毒,宣肺开痹,顾护气阴。以白虎汤加味化裁、以清解淤热毒邪,顾护正气颐养阴液、活血理气化瘀开痹。清解余热,益气养阴,凉血活血,化瘀通络,以竹叶石膏汤为主化裁治之。

    2.2 治疗结果与预后 患者经治疗症状逐步消失,查体无明显异常。血常规、肾功、血气分析正常,肝功基本正常。胸部X线检查示两肺炎性渗出及纤维化改变明显吸收。胸部CT提示双肺中下叶炎症明显吸收,部分纤维条索影、部分胸膜牵拉均明显好转。于2003年5月14日治愈。两周及2个月后随访,其生活完全自理,无明显症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3 讨论

  “新发感染病”具有病因与发病不确定、病初医生不认识,不知采取何种治疗方案,病死率高、易造成大流行等特征,致使在其出现之初,现代医学对其诊疗没有既成的经验可借鉴,病死率高的结局是难以避免的。此时,中医药学在疾病临床诊疗方面的逻辑类比、辨证施治、有实证用实药的灵活辨证论治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手段,凸显其优越性。

  “新发感染病”为由特定病原体导致的具有一定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发热等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新发感染病”的这些特征与中医学“温病”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有传染性、流行性,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的特点具有高度的相似性。“SARS”发在春初,有特定的病原体,传染性强,临床过程符合中医学温病的表现,虽在病程的初、中、极、恢复四期热毒轻重、气阴耗伤各有偏重,但在 临床诊疗中,确定病变早、中、极、恢复四期病理演变的关键环节,在西医综合抢救治疗的同时,以中医四诊所见与实验室、放射等辅助检查互参,在以中医辨证施治为原则的前提下,以传统理法方药与中药现代药理辩症(病)用药相结合,确立治疗原则,合理选择复方或者中药制剂应用,以期提高疗效。实践证明,在本病的治疗中,探索中西医在深层次上的有机结合与灵活运用,在减轻与促进病理损伤的修复,促进肺组织渗出实变吸收,减轻肺组织纤维化改变及促进其吸收,改善机体缺氧,保护其他重要脏器的功能,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轻西药用量并且减少其毒副作用,促进恢复与改善预后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当然,就传统中医药学的诊疗方法与手段,无论是对已有感染性疾病,还是应对“新发感染病”的诊疗,远远不能满足在当今人类社会对健康保证的要求。然而在认识与解决新遇疾病的过程中,尤其是临床诊疗方面,在疾病全过程或者不同阶段,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基本目的,取现代医学与传统中西医药学各自的优势,有机的结合,用于临床实践的过程应该是会更加的理想。即使是仅能对疾病过程某个阶段、病理改变的某些环节、某些症状体征或预后(生命质量)等方面起到有益的作用,其积极意义亦不容忽视。况且实践结果证实了此类工作在“新发感染病”的临床诊疗中确实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对此方面在不断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加以深入的认识,并在反复的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或修订,探索在理论的高度形成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性(指导性)思路与方法,对于丰富“新发感染病”的应对策略,推动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深入探索。    

  作者单位:255067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4-08-11)

  (编辑云 兆) 

作者: 丛景 李涛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