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A期

小儿贫血120例临床分析与防治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贫血(anemea)是小儿常见的综合征,不但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并且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诱因,因此贫血的防治在儿科临床上是很重要的问题。广义而言,贫血系周围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CHCD)低于正常值,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皆称贫血。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儿科2000年2~......

点击显示 收起

  贫血(anemea)是小儿常见的综合征,不但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并且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诱因,因此贫血的防治在儿科临床上是很重要的问题。广义而言,贫血系周围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CHCD)低于正常值,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皆称贫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2000年2~10月对120例小儿贫血进行临床治疗分析,男75例,女45例,年龄最小为1岁以下,最大8岁。见表1、表2。

    表1 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略

  表2 各年龄段血红蛋白(Hb)含量情况 略
     
  由上述两表可知有以下两个特点: (1)男性多于女性;(2)年龄越小贫血越多见。

    1.2 临床分析(按红细胞形态分) 大细胞血MCV>94μm 3 有44例占总数36.6%;正细胞贫血MCV、MCHC正常或略低1例,占0.9%;小细胞贫血MCV<80μm 3 ,MCHC<32%75例,占总数62.5%。

    1.3 临床表现 贫血的临床表现与其病因、程度、发生急缓和年龄因素有关。一般而言急性发病虽然贫血较轻,但亦可引起严重症状;而慢性贫血或贫血早期由于机体各器官代偿功能较好,开始可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当代偿不全时才逐渐出现症状。小儿慢性贫血的耐受性一般较成人为大。由于红细胞(RBC)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输送全身,贫血时,血液含氧量减少而呈低血氧症,这时引起组织与器官功能减退而产生各系统症状。以皮肤、粘膜苍白为突出表现,另外尚有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功能低下,较易发生感染等。

  2 治疗原则

    2.1 治病求因 去病因是治疗贫血的关键,诊断未确立之前,切忌滥用药物延误诊断。

    2.2 药物疗法 根据不同的病因病理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贝贝血宝或益气维血冲剂等;如巨幼细胞性贫血予以维生素B 12  或叶酸;再障者可使用刺激细胞生成的药物,丙酸睾丸酮或氧化钴等。

    2.3 输血 重度贫血或贫血引起心功能者不全者,输血是抢救的措施。

    2.4 服药时间 是根据贫血轻重决定,一般情况连续服药2~6个月,因人而宜。

  3 预防体会

    婴幼儿贫血多系母体妊娠期营养不足或补充不当,后天喂养不当,生长过快有关。因男孩比女孩生长快,故婴幼儿时期男孩贫血较女孩多见。这就告诫人们首先应做好婴幼儿喂养方法,强调和宣传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及时添加副食及各种营养素,做好健康检查工作,定期进行贫血普查,以便早期治疗,祛除病因,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更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310004浙江杭州下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收稿日期:2004-08-16) (编辑禾 苗) 

作者: 章春娣 史莹莺 葛杭娣 陆鸣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