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B期

小儿特重度烧伤的治疗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我院1999年10月~2002年10月间,共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13例,最大烧伤面积50%,最小面积27%,平均40。27%,其中11例合并Ⅲ°烧伤,最大Ⅲ°面积22%,最小Ⅲ°面积1%,平均8。92%,均得到及时有计划的补液复苏治疗,创面处理较为得当,全部治愈,平均33。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1999年10月~2002年10月间,共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13例,最大烧伤面积50%,最小面积27%,平均40.27%,其中11例合并Ⅲ°烧伤,最大Ⅲ°面积22%,最小Ⅲ°面积1%,平均8.92%,均得到及时有计划的补液复苏治疗,创面处理较为得当,全部治愈,平均33.5天。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0个月~8岁。热液烫伤8例,火焰烧伤5例,最大烧伤面积50%(中国新九分法,下同),最小面积27%,平均烧伤面积40.27%,其中11例合并Ⅲ°烧伤,最大Ⅲ°面积22%,最小Ⅲ°面积l%,平均Ⅲ°面积8.92%。伤后6h以内入院5例,伤后7~24h入院6例,伤后24h以后入院2例。

    1.2 治疗方法 (1)抗休克治疗:①尽早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治疗,根据患儿临床情况,正确估计补液量,随时调整补液速度,注意胶体特别血浆的补充。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氧。③适当给予镇静止痛药。(2)防治感染:①合理使用抗生素;②营养支持。(3)防治各种并发症:①对Ⅲ°创面和小面积Ⅲ°创面采用本院自制的烧伤I号膏,根据情况采用半暴露或包扎疗法,每日换药1次;②对Ⅲ°创面较大者尽早切削痂后手术植皮。

  2 治疗结果

  本组患儿入院后均得到及时有计划的补液复苏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创面处理较为得当,全部治愈,最短为25天,最长为41天,平均33.5天。

  3 体会

    3.1 有效的补液复苏尽早开始 由于小儿器官发育未臻完善,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良,就体表面积每平米所占有的血容量较少,因此小儿的调节机能及对液体丢失的耐受性均较成人差。烧伤以后,由于疼痛、脱水、血浆丢失,电解质失调等所造成的全身紊乱远较成人为重。小儿烧伤以后休克发生率也比成人高。因此,小儿烧伤休克的防治更强调及早入院及早补液,根据病情调整补液速度,注意胶体特别是血浆的补充,维持气道通畅和纠正酸碱紊乱,良好的镇静止痛,适当保障和降温等综合措施,使患儿平稳度过休克期。

    3.2 正确处理创面 (1)小儿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气温较高时,多采用暴露、半暴露,寒冷季节以包扎为主:(2)对大面积Ⅲ°焦痂,采取早期切削痂能使其全身感染明显减轻;(3)小儿皮肤嫩薄,附件少,手术切皮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过厚,切痂范围一次不宜过大,以免失液过多而引起休克,一次手术时间宜控制在2h以内。

    3.3 尽量采用有效措施防止感染 (1)平稳地度过休克和正确处理创面(同上);(2)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即应用强有力的敏感抗生素,如复达欣、泰能等;(3)重视营养支持治疗。如果能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使小儿达到正氮平衡,对烧伤患儿的抵抗力提高,特别是免疫球蛋白的形成有很大好处。

    3.4 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 (1)高热:烧伤后一般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小儿体温超过39℃者也十分常见。一般不需特别处理,但如体温持续39℃以上,就需积极寻找热源并进行紧急处理,以免延误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或引起惊厥、昏迷或其他更为严重的后果。我们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采用药物降温。(2)内脏并发症:我们以为有效的抗休克治疗和防止感染是防止内脏并发症,特别是器官功能衰竭的关键,此外,如静滴甲氰咪胍,尽早进食,可帮助恢复消化道功能,预防应激性溃疡。适当应用碱性液体及甘露醇,可保护肾脏功能。吸氧、翻身、拍背、鼓励患儿咳嗽排痰、雾化吸入、改善通气,防止呼吸道感染等。    

  作者单位:110032武警辽宁省消防总队医院 

    (收稿日期:2004-09-29) (编辑田 雨)

作者: 韩金春 赖铁军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