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A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原因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1月~2004年3月维持性血液透析41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脏病死亡20例,脑血管病死亡6例,感染死亡5例,恶病质死亡5例,终止透析死亡5例。结论早期充分透析,积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及防治并发症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1月~2004年3月维持性血液透析41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心脏病死亡20例,脑血管病死亡6例,感染死亡5例,恶病质死亡5例,终止透析死亡5例。 结论  早期充分透析,积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及防治并发症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毒症 死亡原因
        
  血液透析(血透)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为此,收集我院1996年11月~2004年3月维持性血透患者中,透析时间>3个月的41例死亡病例临床资料,对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以便为今后更好地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25~82岁,60岁以上16例。开始透析至死亡时间3个半月~45个月。原发病:慢性肾炎18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病肾损害8例,多囊肾2例,梗阻肾1例,血管炎1例,肾淀粉样变1例。
   
  1.2 实验室及相关检查 血红蛋白31~119g/L,其中<80g/L20例,尿素24.5~49.6mmol/L,肌酐465.7~1796.8μmol/L,血浆蛋白<40g/L18例。心电图示心肌缺血30例,心脏B超示全心扩大12例。

     1.3 透析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德国费森尤斯2008A或4008B型机器及反渗水系统,F6、F7、F60透析器,行碳酸氢盐透析,血流量200~280ml/L,透析液流量500~800ml/L。采用动静脉内瘘穿刺(1例为颈内静脉插管),透析时间5~13.5h/周,透析间期体重变化在1~7kg之间,大于3kg19例。

     1.4 死亡原因 心脏病死亡20例(占48.8%),脑血管病死亡6例(占14.6%),感染死亡5例(占12.2%。),恶病质死亡5例(占12.2%),终止透析死亡5例(12.2%)。
    
  2 讨论
    
  张训 [1] 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及感染。本组病例的死亡原因分析如下。2.1 心脏病 本组死于心衰15例,心跳骤停5例(高钾3例,不明原因2例)。造成尿毒症患者心衰的原因有:贫血;高血压;甲状旁腺亢进;尿毒症毒素;铝中毒;酸中毒;动静脉内瘘及透析本身等。我区患者主要与其经济困难,擅自延长透析间期时间,透析间期血容量增加大、贫血重有关。谢红浪 [2] 报道尿毒症后期的血透患者普遍存在心肌间质纤维化,左室肥厚,微循环结构变化,冠状动脉储备功能降低,血透时血流速度相对快,心肌耗氧增加,避免不了出现心肌损伤。本组20例死于心脏病,占48.8%。
   
  2.2 脑血管疾病 尿毒症患者自身存在凝血纤溶异常,加上高血压者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等病理变化,后者 [3] 是造成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本组6例死于脑血管病,占14.6%。
   
  2.3 感染 陆福明 [4] 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多存在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低下,其原因除与尿毒症本身有关外,还与患者透析不充分、贫血重(无经济使用促红素)、蛋白质及能量摄入不足有关。由于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且感染一旦发生不易控制,本组5例死于感染,占12.2%。

  2.4 恶病质 导致透析患者恶病质的原因:(1)是大多数患者经济条件有限,透析时机较迟,开始透析时尿毒症症状已很明显,酸中毒时间长,蛋白质分解多 [5] ,患者严重营养不良及各器官受毒性物质影响较重有关;(2)是与患者孤独、抑郁、缺乏营养知识、厌食、吸收不良、便闭等因素有关。

  本组5例死于恶病质,占12.2%。
    
  2.5 终止透析 国外报道终止透析为老年患者第三位死亡原因 [1] 。本组因孤独、营养不良或经济原因终止透析死亡5例,占12.2%。

  3 防治措施
    
  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体会如下。

     3.1 早期进行充分地透析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现多数单位开始将透析指征定为内生肌酐清除率5~10ml/min,糖尿病患者提早至15ml/min。充分透析可减少心血管和肺部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但若不惜一切代价,特别是超过患者的承受能力,仅为延长寿命采取透析疗法是不足取的。

     3.2 积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与营养不良 定期检查血常规、血浆蛋白、电解质、胸片,心脏B超,及时调整干体重。其中纠正贫血,调整干体重(部分患者食欲下降,干体重表面未增加,实际已下降),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不超过原体重的3%~5%,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尤为重要。

     3.3 积极治疗并发症 如控制高血压,及时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改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亦可降低死亡率。

     3.4 其他 医护人员认真进行饮食指导,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克服对血透治疗的恐惧和厌烦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训.老年人血液透析的几个问题.中华肾脏病杂志,1995,11(6):367-368.

     2 谢红浪,季大玺.尿毒症心肌病变.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8,7(5):481-484.

     3 黄鹂,钱家麒.上海地区透析患者脑血管意外的调查.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17(2):95-97.

     4 陆福明,薛骏,丁峰,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中华肾脏病杂志,1999,15(5):321.

     5 葛熠强,张金元,徐元钊,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与分析.中华肾脏病杂志,1997,13(3):163-166.

  作者单位:239000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收稿日期:2004-10-04) (编辑田 雨)

作者: 程卫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