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B期

诺和龙联合NPH睡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诺和龙联合生物合成中效人胰岛素(NPH)睡前注射治疗和单用诺和龙,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观察组应用诺和龙联合NPH睡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用诺和龙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论诺和......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比较诺和龙联合生物合成中效人胰岛素(NPH)睡前注射治疗和单用诺和龙,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  观察组应用诺和龙联合NPH睡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用诺和龙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 结果  12周后,观察组的FBG、P2hBG、HbA1c明显下降(P均<0.05)。 结论  诺和龙联合NPH治疗方案优于单独用诺和龙治疗,其安全性及患者的耐受性良好。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效人胰岛素 诺和龙
        
  诺和龙(瑞格列奈)是一种新型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又称餐时调节剂,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应用时,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恢复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 [1] 。笔者对T2DM患者36例进行为期12周的诺和龙联合生物合成中效人胰岛素(NPH)睡前注射的观察,并与单用诺和龙组做对照,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36例全部来自我院2004年1月~6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0例,年龄(56.53±8.06)岁,体重指数(21.37±2.32)kg/m 2 ;女性患者16例,年龄(54.25±8.42)岁,体重指数(22.88±3.01)kg/m 2 。均为初诊符合2型糖尿病(WHO,1999诊断标准 [1] ),无肝肾功能异常,空腹血糖(FBG)>8.0mmol/L者。36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观察组)和单用诺和龙组(对照组),每组18例。

  1.2 方法

     1.2.1 指标测定方法 入选后两组分别在观察前及1~2周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疗效评价参数。静脉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用高效液相层析法(美国BioRad公司DiaSTAT糖化血红蛋白仪)。

     1.2.2 给药方法 在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条件下,观察组用诺和龙和NPH(均为天津诺和诺德公司产品),诺和龙剂量为1mg,每天3次,于进餐前0~15min服药,NPH剂量为6~10U睡前皮下注射;对照组单用诺和龙,诺和龙剂量为1~2mg,每天3次。维持剂量治疗12周。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ˉ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1、2周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见表1。两组间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后相比,FBG、P2hBG、HbA1c明显下降(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P2hBG和HbA1c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FBG、P2hBG和HbA1c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3 讨论
    
  T2DM的治疗目标是使血糖水平尽可能降至接近正常水平以防止短期或长期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是口服降糖药,尽管可供选择的口服药种类日益增多,但在达到长期稳定的血糖控制方面,这些药只有有限的能力。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会随着时间而逐步恶化,这是β细胞通过一些尚未明了的机制进行性丧失其功能的结果。因此,大部分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在将来需要采用联合胰岛素治疗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诺和龙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其降糖机制主要是通过关闭ATP敏感的钾通道,而刺激胰岛素分泌,因其吸收快,服药后15min起效,达血药高峰时间为1h,代谢迅速,半衰期为1h,在每次主餐前即刻服用,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达到降糖作用 [1] ,有“餐时血糖调节剂”之称。从目前的资料看,诺和龙的耐受性良好,对血脂代谢无不良影响。但国外研究表明,诺和龙在使用中同样可能出现低血糖、头晕、头痛、上呼吸道感染和食欲增加等副作用 [2,3] 。

  本观察结果表明,单独低剂量的诺和龙对P2hBG和HbA1c影响不明显;而联合NPH睡前皮下注射的观察组FBG、P2BG和HbA1c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因此,笔者认为在低剂量诺和龙使用中联合NPH睡前皮下注射在控制空腹及餐后高血糖、降低HbA1c等方面优于单独使用诺和龙,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Damsbo P,Clauson P,Marbury TC,et al.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meal-related glycemic control by repaglinide and gly-buride in well-controlled type2diabetic patients.Diabetes Care,1999,22(5):789-794.

     2 Goldberg RB,Einhorn D,Lucas CP,et al.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repagli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2diabetes.Diabetes Care,1998,21(11):1879-1903.

     3 Nattrass M.Epaglinide:a novel oral antidiabetic agent.Hosp Med,2000,61(2):112-115.    
  作者单位:650011昆明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收稿日期:2004-10-16) (编辑云 兆)

作者: 李爱华 桂莉 陈春燕 刘海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