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B期

Rh(D)阴性患者贮存式自体输血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45%寻找此类血源较为困难,而输血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以患者自身为供血者的自体输血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自体输血分贮存式、稀释式和回收式三种方式。现将本院1例患者术前施行贮存自体输血,取得较好疗效。...

点击显示 收起

  Rh(D)阴性血型者在汉族人群中仅占0.2%~0.45%寻找此类血源较为困难,而输血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以患者自身为供血者的自体输血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自体输血分贮存式、稀释式和回收式三种方式。现将本院1例患者术前施行贮存自体输血,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8岁,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并且瘤体较大,妇产科要求我科术中备血800ml。经查血型为B型,Rh(D)阴性,与血站联系未组织到同型血源。与主管医师联系,并请示院领导同意,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决定对患者实施贮存式自体输血。在征得患者同意后,自决定施行自体输血之日起,每天给患者口服补充铁剂及维生素C,嘱患者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多进食含铁类较多的蔬菜和食物,并嘱控制饮用茶水。依据要求备血800ml,分别于术前7、4天采集自体血:患者平卧位,用ACD-B保存血液袋从正中静脉采血,每次采血400ml,两次采血间隔3d,每次采血过程中按采血量的3倍补充晶体液,以减少低血容量反应,采集的自体血经仔细核查登记,置4℃血库专用冰箱专格保存,在手术中全部回输给患者。结果:第1次采血前检验血小板120×10 9 g/L,血红蛋白120g/L,血细胞比容(HCT)0.362,第2次采血前检验血小板92×10 9 g/L,血红蛋白102g/L,HCT0.321。两次采血后患者均无不适,口服补铁剂至术后2天,术中回输自体血过程中无发热、过敏等输血反应,无因输血引起的感染、切口不愈合等现象。手术顺利完成,术后8天拆线出院。
    
  2 讨论
    
  输血是现代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手术与输血,输血与输血并发症是临床医师不能避免的棘手问题。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异体输血可传播以艾滋病为首的致命传染性疾病,以及抑制受血者的免疫功能。为减少输血副作用及节约血液资源,尤其稀有血型的患者(如Rh阴性)手术用血,在手术科室开展自体输血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方法安全、有效、实用,但贮存式自体输血因其可能延长患者术前住院时间,影响患者住院周转率,临床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作者单位:343100江西省吉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收稿日期:2004-10-16) (编辑小 卫)

作者: 肖永德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