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4期

乳腺癌根治术后双管负压引流病人的护理(附32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乳腺癌根治术由于手术创面大及皮瓣张力大,术后存在皮下积液、渗血、皮瓣感染及坏死等问题,影响伤口的愈合。我院1996年1月~2004年5月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用双管负压创面引流,效果满意。按国内乳腺癌分期[1],临床Ⅰ期16例,Ⅱ期14例,Ⅲ期2例。其中乳腺癌根治术18例,改良根治术14例。...

点击显示 收起

  乳腺癌根治术由于手术创面大及皮瓣张力大,术后存在皮下积液、渗血、皮瓣感染及坏死等问题,影响伤口的愈合。我院1996年1月~2004年5月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用双管负压创面引流,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均为女性,年龄32~68岁,平均42.5岁。按国内乳腺癌分期 [1] ,临床Ⅰ期16例,Ⅱ期14例,Ⅲ期2例。其中乳腺癌根治术18例,改良根治术14例。
   
  1.2 方法 (1)取内径0.6~0.8cm的全新乳胶管2根,2管在内置部分各距2~3cm在不同平面剪4~6个侧孔;(2)引流管的放置。腋下引流管置于腋静脉下方背阔肌前缘,自切口下2cm的腋前线处戳孔引出。胸骨旁引流管于胸骨旁第二肋间下行,通过剑突凹陷钝角折转与第一管同孔引出,或在其内下方另孔引出。以7号丝线分别缝扎固定,分别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3)手术伤口常规包扎,无须加压;(4)术后3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支持治疗。

  1.3 结果 本组31例均未发生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继发感染。1例因皮瓣张力较大,出现切口边缘皮瓣局部坏死,无一例出现皮下积液感染。引流管拔管时间为4~6天。伤口按期愈合,平均拆线时间为14天,化疗或放疗开始时间于术后2~3周,患侧肩关节1个月后功能恢复90%。
  2 护理
    
  2.1 正确的体位指导 待术后患者清醒后(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6h),床头抬高30°~45°,患侧上肢垫一软枕,以促进患侧上肢静脉与淋巴液的回流;协助患者变动体位,1次/2h;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脱落,术后第2天在抬高患侧上肢远端的条件下,可下床活动,术后第4天开始逐步练习患侧上肢抬高训练,直至可以自己梳头。
   
  2.2 严密观察引流情况 患者术后腋下引流管立即分别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使双管呈负压状态。术后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外,还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若术后8h内引流量超过120ml,且为血性,则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2] 。若引流液突然减少,常提示有引流不畅,应检查原因,一般为压力过大或引流管打折、受压或血块封堵侧孔所致。此外,准确记录引流量,引流量一般每日递减1/2,颜色由深红变为淡黄,术后4~5天引流液基本消失。
   
  为防止血块封堵侧孔及主孔,需随时挤捏引流管,以产生瞬间压力差而使少数凝血块移动,有利于吸出及引流,并通过看、挤、听判断引流是否通畅,即看引流管内的液体流动情况;自上而下挤压引流管并检查各接头处有无凝血块堵塞;特别应注意观察负压吸引情况:负压器接头处是否漏气,患者皮瓣引流处是否有气样皮丘,以防引流液逆流引起皮下感染。
   
  2.3 预防感染 每日更换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更换时首先在负压状态下夹闭引流管,然后用碘伏(或5%聚维酮碘PVP—I)溶液消毒引流管接头处,消毒范围最小应在接头处上、下各5cm范围内。更换一次性引流器时一定使其处于负压状态,以防引流管内液体逆流。应用抗生素一定要及时,确保有效的血药浓度。
   
  2.4 患者情绪及精神护理 癌症患者,特别是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精神负担重,术后情绪明显低落,这就要求在平时查房时,注意与患者的交谈方式,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尊严,尽量使患者心情轻松、愉快,增强患者与病魔斗争的信心。

  3 讨论
    
  乳腺癌根治术的创伤面积大,游离皮瓣与胸壁组织间容易产生积液、感染、皮瓣坏死等情况,以往为了减少该种情况的发生,常在术中在腋下及胸壁处放置引流管,从次孔引出,并接引流袋,然后捆绑式加压包扎伤口,以致皮下引流不畅,使腋下及皮下积液,导致皮下组织感染引起皮瓣坏死;也使患者的患侧上肢因血运不畅,功能恢复锻炼受限,导致水肿,患者呼吸动度减退,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生活质量下降。而使用双管负压引流明显避免了上述缺点,再者术后无需加压包扎创面,引流管处于负压状态,能使引流更加通畅,使残腔消失,强大的粘合力使细小的淋巴管及血管尽早闭合,消除了渗液的来源。腋下及胸骨旁两处置管引流更使腋窝、锁骨上下、胸骨旁及剑突下易积液处积液消失,使皮瓣得到良好的粘合,促进创面愈合。使腋下的皮下积液即时清除,并给患者减压,使患者呼吸通畅,减少了肺部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在“轻松”的状态下病情得到恢复。
   
  总之,通过3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使用双管负压引流患者的护理、观察,笔者的体会是:在防止皮瓣下积液、坏死,继发感染,上肢水肿,功能恢复以及减少因胸部活动受限,引起下肺部感染等方面,双管负压引流明显优于传统的双管常规引流,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患者精神及肉体痛苦,为术后化疗或放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吕学正.外科护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164.
   
  2 张清蓝.乳腺癌根治后观察引流量的意义.中华护理杂志,1998,33(7):386.

  (编辑文 静)

  作者单位:744000甘肃平凉武警8670部队医院外二科

作者: 周淑芳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