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5期

野蜂蛰伤致溶血—尿毒症综合征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因野蜂蛰伤后头痛、恶心、厌食6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天在田间劳动时不慎被野蜂群蛰伤头部多处,感头痛、头昏、恶心,即到当地卫生院就诊治疗(用药不详),3天后头痛减轻,但头昏、恶心加重,并出现厌食、尿量少,以“肾功能衰竭”转入本院。诊断为野蜂蛰伤并溶血—尿毒症综合征。2讨论溶血—尿毒症综合征为幼儿急性......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0岁,农民。因野蜂蛰伤后头痛、恶心、厌食6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天在田间劳动时不慎被野蜂群蛰伤头部多处,感头痛、头昏、恶心,即到当地卫生院就诊治疗(用药不详),3天后头痛减轻,但头昏、恶心加重,并出现厌食、尿量少,以“肾功能衰竭”转入本院。既往身体健康,无贫血、肾脏病史。查体:T36.5℃,P85次/min,R22次/min,BP90/50mmHg,神清,颜面浮肿,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双上肢见散在的皮肤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下肺可闻及湿性音,心界无扩大,HR85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腹部隆起,肝脾(-),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及辅助检查:RBC1.04×10 12 /L,Hb39g/L,WBC13.9×10 9 /L,N0.85,L0.1,BPC41×10 9 /L,网织红细胞计数0.021。肾功能:Scr1660μmol/L,BUN69.92mmol/L,UA286μmol/L,CO 2 CP14mmol/L。血清电解质:K + 5.3mmol/L,Na + 127mmol/L,Cl - 93.4mmol/L,Ca 2+ 1.05mmol/L。肝功能:总蛋白52.4g/L,白蛋白33.1g/L,总胆红素33.8μmol/L,直接胆红素10.89μmol/L,ALT181u/L,AST33u/L,AKP161u/L,GGT5u/L。动脉血气分析:PH7.3,PCO 2 23.2mmHg,PO 2 39mmHg,HCO -3 12mmol/L,BE14mmol/L,SO 2 72%。大便潜血(-)。尿液分析:潜血3+,红细胞2+,尿蛋白阴性,透明管型0~1+。B超检查:左肾大小9.4cm×4.9cm,右肾大小9.1cm×5cm,皮、髓质分界欠清晰,实质回声增强,输尿管及膀胱未见异常;双侧少量胸腔积液,中量腹水。给予抗感染、利尿、输血、血液透析等治疗,12天后,尿量由100~360ml/24h逐渐增加至1500~1950ml/24h,胸腹腔积液消失,复查血Scr451μmol/L,BUN7.3mmol/L,Hb82g/L,WBC4.8×10 9 /L,PLT107×10 9 /L,尿潜血(+)。因经费困难,患者自动出院。3个月后随访:肾功能恢复正 常,Hb115g/L。诊断为野蜂蛰伤并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2 讨论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为幼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发病原因之一,但至成人发病少见,其病因不明,常见诱因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其他见于恶性肿瘤晚期广泛转移、重度生物及化学毒物中毒等。主要病理变化在肾脏,以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为特征。本例因野蜂蛰伤起病,短期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及皮肤瘀斑等表现,既往无肾病史,经综合治疗而愈。诊断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成立。其发病机制可能是野蜂生物毒素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并导致红细胞破坏、出血,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所致。

    (编辑含 秋)

    作者单位:443500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ICU

作者: 马金珍 匡建华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