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5期

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37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时相当顽固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甚至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危及生命,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时很难奏效。我院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7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999~2004年因阵发心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我院就诊治疗的37例患者,男24例,女13例,年......

点击显示 收起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时相当顽固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甚至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危及生命,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时很难奏效。我院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7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2004年因阵发心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我院就诊治疗的37例患者,男24例,女13例,年龄24~56岁,平均37岁。所有患者既往均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病史,病史最长20年,最短2周。其中预激综合征患者15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20例,Ⅰ型心房扑动2例。活动时发作者23例,安静时发作者9例,活动和安静时均可发作者5例。其中4例为常规用药控制无效患者。心电图示窄QRS心动过速,发作频率150~210次/min,因突然发作持续不能终止而就诊。

    1.2 治疗方法 用XD-5A型心脏电生理诊疗仪(苏州市东方电子仪器厂),常规消毒食管电极,定位,根据身高测量插入深度[(身高+200cm)/10],而后将电极导管定位于理想的位置后,胶布固定。描记心动过速时食管心电图,根据逆P与QRS关系初步判定心动过速机制。开机,调节感知灵敏度,设定电压20~30V,平均电压22.5V,设定超速抑制频率为心动过速频率的120%~130%,向患者讲清治疗的目的,操作时可能有瞬间轻微胸部烧灼感或可能引起其他心律失常,征得患者同意,用S1S1起搏5~30s,心电监护提示心房心室被夺获后停止刺激,观察疗效。

    2 结果

    3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4例终止,1例Ⅰ型房扑经反复增加电压后仍无效,静滴胺碘酮转复,1例Ⅰ型房扑先转房颤后转为窦性心律。成功率为97.3%。其中1次超速抑制即被终止者34例,占91.9%。转复Ⅰ型房扑,成功1例,1例药物转复窦性心律。2例患者经增加起搏频率或升高电压后成功。10例恢复窦性心律后偶发房性早搏,8例出现室性早搏,5例老年患者出现结性逸搏心律2~4s,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3 讨论

    1906年Cremer通过1根放置在食管内银制电极成功记录到了心房电活动,至今已近百年历史。食管心电图P波以高大清楚的优势,在复杂心律失常鉴别诊断中有着很重要意义。食管调搏自1979年在我国开展以来由于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我们通过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对37例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率达到97.3% [1] 。对于老年患者,为防止其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终止后出现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甚至阿斯综合征发作而危及生命,随时准备除颤抢救,做到有备无患。如果出现>3s长间歇,必须紧急按起搏键发放电脉冲心房起搏,以防不测。如果患者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则相当棘手,心动过速有可能终止,稍不注意抗心律失常药物负性传导作用而抑制心脏窦房结,不及时起搏可导致意外发生,而不少基层医院不具备心脏起搏技术 [2] 。应用食管心房调搏,从插管到终止仅需10min左右,成功率高,并且通过食管心电图可以初步判定心动过速机制,终止心动过速后如有长间歇可通过起搏电脉冲直接起搏食管电极而间接起搏心房,解除对心脏窦房结的抑制,恢复正常传导。若超速抑制不成功,可以放心使用药物终止,不会发生长间歇。其中17例患者行射频消融后根治,随访未再复发。由此可见,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原.食管心电图.心电学杂志,2002,21(2):11.

    2 郭继鸿,刘元生.诊断与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7. 

    (编辑建 伟)

    作者单位:833400新疆博州人民医院内一科 

作者: 巴音巴特 吾米提 陈 平 泰来提 达 军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