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2期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6例抢救成功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急性粒缺)即血液中白细胞显著减少而粒细胞极度缺乏(粒细胞绝对值250个/ml),临床上有畏寒、发热、口腔及咽部等处溃疡和感染的表现。若抢救不及时,措施不得力会有生命危险。笔者近几年收治急性粒缺6例,均抢救成功,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6例急性粒缺均为临床住院患者,其中男2例,女4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急性粒缺)即血液中白细胞显著减少而粒细胞极度缺乏(粒细胞绝对值<250个/ml),临床上有畏寒、发热、口腔及咽部等处溃疡和感染的表现。若抢救不及时,措施不得力会有生命危险。笔者近几年收治急性粒缺6例,均抢救成功,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例急性粒缺均为临床住院患者,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21~42岁。
   
  1.2 临床资料 病因:药物引起5例,其中氯氮平引起3例,阿司匹林引起2例;严重感染引起1例。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畏寒高热,体温39.5℃~40℃,伴有咽喉疼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2~128g/L,白细胞(0.4~1.8)×10 9 /L,中性粒细胞0~8%,单核细胞2%~32%,血小板(82~114)×10 9 /L。骨髓检查:粒系增生极度低下,占3%~14.2%,以原粒、早幼粒为主,成熟粒细胞缺乏(成熟障碍型)2例,红系、巨核系均正常。骨髓涂片报告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1.3 治疗方法 确诊后立即抢救,首先停用致病药物,应用升白细胞药物,输注白细胞悬液,少量多次输注新鲜血液,有利于加强骨髓产生升白细胞的功能。加强抗感染治疗,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应用,控制粒缺引起的感染。应用激素如地塞米松,加强抗感染和身体应激能力。输注能量合剂。加强护理,控制并发感染,单独病房,限制人员探视,每天做口腔等部位的护理。预防二重感染。
    
  2 讨论

  急性粒缺如果抢救不及时、措施不当会引起生命危险。在服用容易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时如氯霉素、磺胺类、氨基比林及氯氮平等,要及时多次复查白细胞计数,当发现白细胞有减少趋势时要注意药物减量或停药,防止急性粒缺的发生。一旦确诊急性粒缺应立即停药,综合抢救措施及时应用。即使停药,白细胞数量可能还会继续下降,因为体内药物还在起继续对骨髓抑制的作用。一般在停药4天后白细胞数量逐渐上升。特别要重视抗感染问题,因白细胞数量太低,易并发感染尤其在白细胞没有上升趋势的期间。并发感染,尤其败血症是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要做血培养检验
   
  在有效抗生素应用同时激素应用也很重要,要注意激素的量和时间。还要防止二重感染,每天进行口腔、会阴部等处的清洁卫生护理,并做咽拭子、中段尿、大便细菌和真菌培养,发现有真菌感染立即对症下药,及时控制二重感染。综合有效的抢救措施应用于急性粒缺患者,是能够抢救成功的。 

  (编辑毅 文)

  作者单位:213003江苏常州解放军第102医院

作者: 孙芳卿 王晓辉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