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3期

潍坊地区供血人群中梅毒感染率五年回顾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传播疾病,除性传播外,尚可通过输血及其他途径传播。为了阻断经血液传播,我国献血体检标准中,把检测供血者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作为主要筛查指标之一。我站2000~2004年共检测168337人,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2试剂和仪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

点击显示 收起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传播疾病,除性传播外,尚可通过输血及其他途径传播。为了阻断经血液传播,我国献血体检标准中,把检测供血者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作为主要筛查指标之一。我站2000~2004年共检测168337人,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2004年,我站共检测献血者168337人,男102132人,女68088人,年龄18~55岁,所有献血者均经体检合格。

    1.2 试剂和仪器 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全自动酶标仪(瑞士产)。

    1.3 方法 所有被检标本均设阴性、阳性、空白对照各一份,全自动分析仪自动检测、自动判定结果、自动分析打印, 所有初检阳性标本均进行2次复查。
    
  2 结果

    自2000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共检查体检合格供血者168337人,复检后,共检出梅毒抗体阳性患者721人,结果见表1~2。
    
  表1 168337名被检测供血者中梅毒感染比率 略    

  表2 主要供血人群中梅毒感染比率分析 (略)
        
  由表1~2得知,在各类献血者中,梅毒感染率在前三年(2000~2002)中呈逐年上升趋势,而2003~2004年度则较2003年走低,但与2000年相比仍有较大比例增加(0.21%、0.43%、0.48%)。在诸类感染人群中,以农民、工人感染比例最高,且每年增长明显。以农民为例,2000年为0.39%,其他年份均大于0.61%,2002达到1.02%。学生感染率无连续增加现象,但有上升的趋势。军人感染比率为最低人群,且无连续增加现象。
    
  3 讨论
    
  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由母体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造成胎儿后期发育缺陷,后者则主要通过性接触、接吻及异体输血等传播。建国前,我国梅毒发病率甚高,据四大经典性病之冠,建国后,由于大力开展性病防治工作,至上世纪60年代初,梅毒在大陆已基本消灭,但自80年代以来,由于对外开放,国内外人员接触频繁,梅毒再次复发,且增长明显。据全国性病控制中心统计,1991年1892例(占人口0.16/10万),1999年增加为80406例(占6.5/10万),2001年略有下降为77245例(占6.11/10万),绝大部分为早期梅毒 [1] 。本地区梅毒感染率2000年为0.21%,2002年为0.61%,增长191%;2003年、2004年略有下降,但仍比2000年增长105%和129%。在各类人群中,以农民及工人占主要比例,并增长明显,其中以农民占比率最高,揭示这一人群文化水平、卫生条件、性病知识、伦理方面的差距。同时,也揭示了该病传播的广泛性及普及防梅知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李世泰,梅毒.临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9-118.

  作者单位:261041山东省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编辑建 伟)

作者: 王翠琴 丁丽莎 吕燕 付雪玲 柳杨 孙鹏章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