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5期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尤其是已超过现有溶栓药物的安全用药期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发生继发性脑出血及再灌注脑损伤的比例增高,为探讨急性脑梗死的预后,预防再灌注损伤,我们探讨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病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002年9月~200......

点击显示 收起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尤其是已超过现有溶栓药物的安全用药期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发生继发性脑出血及再灌注脑损伤的比例增高,为探讨急性脑梗死的预后,预防再灌注损伤,我们探讨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病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9月~2005年2月,我科收治急性脑梗死60例,根据WHO标准及CT检查排除了颅内出血。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3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2例,年龄46~77岁,平均62.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h~6天;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2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3例,年龄45~79岁,平均60.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h~3天。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等。
   
  1.2 方法 治疗组:疏血通注射液6~8ml/d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d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疗程。两组均同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100mg/d,短期应用甘露醇以及同时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和“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标准”评定疗效。基本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1分以上;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不足8分。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与对照组(80.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基本治愈率为68.8%,与对照组(26.2%)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48例在用药过程中及出院后3个月随访无任何不良反应。用药前后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仅有1例(77岁)患者于治疗过程中血肌酐轻度升高,3个月后复查已恢复正常,余无异常发现。
    
  3 讨论

    
  在我国绝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均已超过现有溶栓药物的安全用药期,超时间窗用溶栓药易导致继发性出血及再灌注损伤。以往较多基础研究均肯定了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的危害性,使得临床医师在试图尽早再通 闭塞的脑血管时,因顾虑加重再灌注损伤而不能放手用药。尽管新近的研究发现,在临床上,大多数发生脑缺血后再灌注的患者预后较好,并认为脑缺血再灌注的利大于弊。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何预防大量出血性梗死。疏血通注射液是以水蛭、地龙为组方,经现代科学工艺加工提取有生物活性的成分而制成,含有水蛭素样和蚓激酶样作用的物质,主要是氨基酸、小分子肽、黏多糖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证明,这些物质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脑梗死急性期应用,可促进闭塞的脑动脉再通,改善脑缺血。并通过其对脑细胞内部结构尤其是对膜系统的保护作用,以及抑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一氧化氮水平等作用,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进行保护,既尽早解决脑缺血问题,又有效防止了再灌注损伤。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认为疏血通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药物。
    
  (编辑田 雨)

  作者单位:435300湖北省蕲春县第三人民医院

作者: 刘汉强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