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7期

两种不同小梁切除术式的对比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青光眼滤过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滤过道瘢痕粘连,但术中术后多种形式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我们比较了2002年9月~2003年8月的两种小梁切除术式,结果显示微小梁咬切组更安全、有效、恢复快、成功率高,现报告如下。Ⅰ组为显微小咬切组40眼,Ⅱ组为小梁剪切组36眼。0mm小梁咬切器沿Schlemm管左右方向咬切1。0mm大小小梁组......

点击显示 收起

    青光眼滤过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滤过道瘢痕粘连,但术中术后多种形式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我们比较了2002年9月~2003年8月的两种小梁切除术式,结果显示微小梁咬切组更安全、有效、恢复快、成功率高,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青光眼患者46例(76眼),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8~75岁,平均62岁,均为首次接受抗青光眼术,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Ⅰ 组为显微小咬切组40眼,Ⅱ组为小梁剪切组36眼。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眼压等基本条件相仿,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由笔者在显微镜下施行手术,两组所做结膜瓣、巩膜瓣条件相同。Ⅰ 组用1.0mm小梁咬切器沿Schlemm管左右方向咬切1.0mm×2.0mm大小小梁组织;Ⅱ组用小梁剪剪除2.0mm×3.0mm大小小梁组织,相应区虹膜根切。术后每日观察前房(包括有无出血,房水反应程度,前房深度等指标);术后3天测眼压,10天后评价前房及滤过泡,半年后评价晶状体混浊发展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滤过泡判定标准  参照Kronfeld分类标准。

  2.2  眼压控制判定标准  完全成功:不用降眼压药眼压≤21mmHg;条件成功:用药后眼压≤21mmHg;失败:眼压仍不能控制,需再次手术。

  2.3  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种术式的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略)

    由表1可以看出,在术后并发症中浅前房、虹膜睫状体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手术效果方面,两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其他手术并发症 Ⅰ  组也明显低于 Ⅱ  组。

  3  讨论

  青光眼滤过术的目的是将房水外引流至结膜下,蓄积、吸收,产生新的房水循环,以维持较健康的眼压状态,使视功能得到保护。资料显示,术中是否真正切除到Schlemm管与术后眼压控制成功关系并不大[1],而控压成功关键在于滤过道的外引流持续存在。近年来新开展的深层非穿透性巩膜切除术的成功更能说明,小梁组织切除的大小并非关键。较小的小梁切除即使在小梁滤过无功能的情况下,亦足以外引流睫状突上皮产生的房水[2]。本文两组结果比较显示,小梁咬切1.0mm×2.0mm组并发症更少,功能性滤过泡出现更多,眼压控
制成功率更高。究其原因,在于显微小梁咬切器体积小,头端钝,操作更安全,术中对组织的损伤更小,能明显减少虹膜、晶状体的损伤,减少前房出血、术后虹膜睫状体膜炎等并发症。从而更大可能地减少因创伤、炎症引起的瘢痕,充分发挥了房水对创口的抑制作用,从而保证了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延长滤过泡的寿命[3]。既往所施行的20mm×3.0mm大面积小梁切除术,术中用刀片、剪刀大范围操作,必然会增加创伤、出血、炎
症反应的几率,从而增加了滤过道瘢痕,影响了功能性滤过泡的出现或缩短其寿命。因此,笔者认为显微小梁咬切术,能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更具安全性,更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管怀进.眼科显微操作技巧.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50-260.

  2  Ali.Amlari.Glaucoma,1990,12(4):101.

  3  史传良.关于青光眼手术滤过泡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0,6:327.

  作者单位: 214500 江苏靖江,靖江市人民医院

  (编辑:田  雨)

作者: 丁仁凤陈尧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