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7期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53例临床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53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行急诊胃镜检查临床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作用。方法对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且无胃镜检查禁忌证的情况下,24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对有明显呕吐的病人予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洗胃后进行急诊胃镜检查。结果胃镜检查时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本文通过对53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行急诊胃镜检查临床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作用。方法  对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且无胃镜检查禁忌证的情况下,24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对血压不稳定的病人在积极扩容升压后进行;对有明显呕吐的病人予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洗胃后进行急诊胃镜检查。结果  胃镜检查时视野清晰度:清晰8例;一般43例;差2例。明确出血部位与原因诊断45例,出血部位与原因不明8例。活动出血9例,其中7例镜下成功止血,2例转手术。8例原因不明者,6例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2例转院。结论  急诊胃镜检查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急诊胃镜;上消化道出血;镜下止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消化内科急症,目前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但诊断及治疗的及时性与病程和治疗费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急诊胃镜检查是重要的手段。现就我科2003年7月~2004年10月对5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38例,女15例。年龄17~79岁,平均54岁。单纯黑便13例,呕血8例,黑便伴呕血31例,伴休克17例,单纯失血性休克1例。急诊胃镜检查时间于发病4~46h,平均28h。

  1.2  术前准备

  1.2.1  病人术前准备  凡是临床诊断或拟诊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入院后均先行常规止血、制酸、扩容治疗,对血压不稳定者积极扩容抗休克治疗,病情稳定后胃镜检查。对怀疑有胃内积血、食物潴留的病人,先行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洗胃。

  1.2.2  器械药品准备  高频电凝器、药物喷洒管、凝血酶粉、8%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1.3  方法

  1.3.1  胃镜检查方法  与常规胃镜检查相同,发现出血病灶明确出血原因后,对弥漫性渗血进行喷洒凝血酶或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对局部喷射性出血、可见血管影者,行高频电凝止血。

  1.3.2  对胃内视野的清晰度判断标准  清晰:可以清晰地对胃十二指肠进行观察。一般:有血迹或血凝块潴留或附着,对胃十二指肠观察不完全但能清楚观察到出血部位与病灶。差:仅见出血来源,对病灶不能观察。

  2  结果

  胃镜检查时视野清晰度:清晰8例,一般43例,差2例。明确出血部位与原因诊断45例,出血部位与原因不明8例。活动出血9例,其中7例镜下成功止血,2例转手术。8例原因不明者,6例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2例转院。

  3  讨论

  急诊胃镜的概念:上消化道出血后48h内进行的胃镜检查为急诊胃镜检查。本组53例胃镜检查时间为4~46h,均<48h,属于急诊胃镜。急诊胃镜检查的难度在于胃镜下视野清晰度被血迹、食物等干扰,我科采用检查前行洗胃与胃肠减压、胃镜检查时通过活检孔道注水冲洗的办法解决了视野干扰的问题,提高了胃镜检查成功率,本组病例中仅有2例视野差(3.8%)。本组53例急诊胃镜检查对病因诊断明确率84.9%,虽然较高,但与相关报道(96.2%)[1]有差异。考虑与平均检查时间为28h、部分急性胃黏膜病变有一定程度的修复有关,同时与上消化道的非十二指肠以上的出血的发生率也有一定的关系,8例诊断不明病例中有2例转上级医院均诊断为小肠出血。本组病例急诊胃镜检查时活动性出血9例,胃镜下止血成功7例(77.8%),避免了盲目手术带来的损伤与经济负担。上消化道出血时紧急内镜确定出血部位、性质、再出血可能性等方面均优于其他检查[2],同时也增加了有效及时的止血,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减少了输血量,降低了病人的总体医院费用。

  【参考文献】

  1  谢文港.上消化道出血450例内镜诊断分析.福建医药杂志,2000,22(5):68.

  2  丁一娟,李国美,于皆平.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新消化病学杂志,1994,2(2):115-116.

  作者单位: 643200 四川富顺,富顺县人民医院内三科

  (编辑:田  雨)

作者: 黄永生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