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8期

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48例,按Garden分型,Ⅰ型2例,Ⅱ型16例,Ⅲ型27例,Ⅳ型3例。结论在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术中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及晚负重至关重要。【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48例,按Garden分型,Ⅰ 型2例,Ⅱ 型16例,Ⅲ 型27例,Ⅳ 型3例。结果  术后随访1~5年,优28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9.6%。结论  在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术中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及晚负重至关重要。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并且呈年轻化趋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较多,由于骨折局部的解剖和血供等问题,在临床治疗中存在治疗较难、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迄今为止已出现了各种内固定材料,但材料的选择仍无统一标准。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我院1999年2 月~2004年2月,采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4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中,男17例,女31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3岁,平均58岁。全部为新鲜骨折。按Garden分型,Ⅰ型2例,Ⅱ 型16例,Ⅲ型27例,Ⅳ型3例;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7例,头颈型26例,经颈型15例。其中高能量损伤20例。住院3~5天后手术。切皮穿针38例,经皮穿针10例。手术时间40min~2h,平均住院时间为12天。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下进行。在骨科牵引床上按常规方法复位,经C 型臂X 线机证实骨折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于大粗隆顶点向远侧做切口,长4~6cm,切开显露大粗隆及股骨上端,于大粗隆下2~3cm 选择进针点,(或经皮)向股骨头方向钻入第一根导针至髋臼(注意前倾角),透视导针位置,若导针位置居中(否则调整导针)则在第一根导针周围依次钻入三枚导针与第一根导针方向一致,并使这三枚导针达股骨头软骨面下05cm,在正位片上三根导针自上而下相互平行且保持一定间距(约08cm );侧位片中,最远端的导针位于后方,中间的导针位于中间或偏后,最近端的导针偏前,使三枚导针呈三角形。拔除第一根导针。沿三枚导针分别钻孔、攻丝,选长度适中的空心加压螺纹钉,将其依次拧入股骨颈内,然后拔除导针。再次透视(或摄片)查看骨折及空心钉的位置,缝合切口,术毕。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3~4周复查一次X 线平片,根据骨折生长情况来决定是否负重,一般至少术后3个月。

  2   结果

  本组48例, 全部得到随访,时间1~5年。按下列标准;优:术后6个月内完全愈合,髋关节屈伸活动大致正常,无疼痛,步态正常,本组28例,占583%。良:术后6个月内骨折完全愈合,髋关节活动稍受限,活动后偶有疼痛或不适,步态正常,本组15例,占313%。可:骨折延期愈合或愈合欠佳,髋关节活动受限,行走时疼痛,跛行,生活能自理,本组3例,占63%。差:骨折未愈合,骨折端吸收、移位、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疼痛、跛行,需扶拐行走,本组2例,占42%。优良率为896%。48例术后均未出现感染、断钉,有2例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有2例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

  3  讨论

  3.1  股骨颈骨折的病因及病理  损伤原因主要是在跌倒时,肢体扭转使暴力传导至股骨颈所致。股骨颈重量的承载主要在股骨距,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或其他病理原因使股骨距变薄或缺损,降低了股骨距对股骨颈根部的支撑作用,使整个股骨上段的应力分布出现巨大的变化,由于失去股骨距会使局部张力、压力增高,应力自下而上的递增,使股骨颈和头下的应力突然增加3~34倍,从而发生股骨颈骨折。而其他年龄的人,就需要承受较大的暴力,才会引起骨折,除旋转应力外常有直接暴力,往往伴有其他部位的骨折,所以预后也较差。

  3.2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股骨颈骨折一般均应手术治疗,除非有严重的手术禁忌证[1],如果不做内固定,几乎所有股骨颈骨折都会发生继发性移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较多,多是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及健康程度来选择的,包括三刃钉内固定、加压螺纹钉内固定、钉板内固定、多根钉(或针)内固定以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65岁以上的老年人头下型、头颈型以及Garden Ⅲ、Ⅳ 型骨折,如无严重合并症,应首选人工关节置换术,而65岁以下及其他类型的骨折,多采用内固定的方法。

  3.3  空心加压螺纹钉的优点  (1)由于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易引起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不需牵引,患者可早期不负重活动髋关节,便于生活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呈三角形分布,稳定性能好,能有效控制股骨头的旋转,增加骨折端的压应力,减少骨折端的剪应力,使骨折端紧密接触,从而促进骨折愈合。(3)空心加压螺纹钉的中空结构,对股骨头具有减压作用,其占股骨颈的面积较小,对股骨头及颈部的血运干扰较小,可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4)空心加压螺纹钉汇集了克氏针快速简捷及普通螺纹钉固定牢固的优点,而导针的临时固定和导引作用使螺纹钉的固定更方便并具方向性。(5)本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操作较简单,患者住院时间短,痛苦小。 

  3.4  治疗体会  (1)对多数股骨颈新鲜骨折的病例,应首先考虑用有效的内固定治疗。最好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如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可再做人工关节置换术。(2)术中复位至关重要,根据Garden 对线指数力争使复位后前后位上股骨头的压力骨小梁和股骨内侧皮质的夹角在155°~180°,侧位上应尽量恢复前倾角[2]。(3)三枚螺钉应呈三角形放置,才能有效控制股骨头的旋转,使骨折端紧密接触,更加稳定,增加骨折的愈合率及降低股骨头的坏死率。(4)正确的术后康复指导,早期屈伸活动髋关节,禁止早期负重。

  【参考文献】

  1  沈侠,沈建中.经皮空心加压螺纹子母钉治疗股骨颈骨折.中华骨科杂志,1995,15(3):139.

  2  卢世壁(主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60.

  作者单位: 102600 北京,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骨科

  (编辑:宋  冰)

作者: 刘书茂贾金生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