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9期

复方聚乙二醇4000和50%硫酸镁导泻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选用复方聚乙二醇4000和50%硫酸镁导泻进行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将80例需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导泻,对照组40例采用50%硫酸镁导泻。结果观察组从不良反应发生率、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上与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比较,经统计学χ2检验。结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选用复方聚乙二醇4000和50%硫酸镁导泻进行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将80例需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导泻,对照组40例采用50%硫酸镁导泻。结果  观察组从不良反应发生率、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上与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比较,经统计学χ2检验。P<0.05,两种方法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4000导泻明显优于50%硫酸镁,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用药。

  【关键词】  复方聚乙二醇;硫酸镁;导泻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疾病的重要手段。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是诊治成功的先决条件。为了探索有效的药物导泻,我科采用了50%的硫酸镁和复方聚乙二醇4000口服溶液用粉(商品名福静清,Fortrans)二种口服药物进行临床效果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4年3月~200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疑有结肠病变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80例,依入院顺序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0岁,平均49岁。

  1.2  方法  两组检查前1天食无渣饮食,观察组:取复方聚乙二醇3袋,溶于3000ml温开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口服,2h内服完(每袋复方聚乙二醇4000口服溶液用粉含聚乙二醇4000 64g,无水硫酸钠5.7g,碳酸氢钠1.68g,氯化钠1.46g,氯化钾0.75g,赋形剂为糖精钠)。对照组:先口服50%硫酸镁溶液100ml,而后饮0.9%氯化钠溶液1500ml,1h内服完。

  1.3  疗效判定标准  由护士指导患者服药,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等,观察患者服药后排便情况,如排出淡黄色或清水样便,不含粪渣,即可停止给药,必要时行清洁灌肠。内镜医生在肠道检查中观察并记录肠道清洁效果,标准如下:优:肠腔中清洁,基本无粪渣,肠黏膜显示清晰。良:肠腔内有少量粪渣或稀粪水,色黄,但结肠镜能吸除,不影响观察。差:肠腔内较多粪渣或大量粪水,黏膜显示不清,影响观察甚至不能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进行差异性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80例患者肠镜前口服泻剂在肠镜下观察情况见表1。表1  两组导泻方法不良反应、灌肠次数、肠道清洁效果比较  (略)

  2.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7例明显少于对照组25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6.88,P<0.01)。

  2.2  两组间灌肠次数比较  观察组服药后需要灌肠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在灌肠次数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9.83,P<0.01)。

  2.3  两组肠道清洁度的比较  观察组肠道清洁度优良3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1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在清洁度方面差异有很高的显著性(χ2=7.68,P<0.01)。

  3  讨论

  复方聚乙二醇4000口服溶液用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聚乙二醇4000,它是一种长链型聚合物,通过氢键固定水分子,使肠道内液体体积增加,提高局部渗透压引起腹泻,以水的机械运动系统性清肠,保证全肠道清洁。口服大量溶液不会引起液体或电解质平衡的明显变化[1]。不良反应包括轻微的恶心、呕吐,可通过减慢饮入速度缓解,无须特殊处理,较少发生明显腹胀、腹痛。

  50%硫酸镁溶液属容积性泻药,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很难被肠壁吸收,但易溶于水,使肠内形成高渗离子溶液,一方面阻止肠道内水分被吸收,一方面对肠壁产生机械性刺激,致肠管蠕动而起导泻作用。其不良反应较易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过量时会引起口渴、尿少、虚脱等[2]。

  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及,术前肠道清洁工作甚为重要。理想的肠道准备应具有安全有效、简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本组病例观察结果显示,复方聚乙二醇较符合人体需求,患者耐受性明显优于50%硫酸镁溶液,清肠效果好,能较好地满足结肠镜术的肠道清洁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丽雅.复方聚乙二醇用于内镜检查前结肠准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5):324-327.

  2  杨华书.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3.

  作者单位: 430014 湖北武汉,武汉市中心医院内科

  (编辑:宋  冰)

作者: 邓柳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