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9期

疫苗临床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防治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当前,全国上下都非常重视预防接种工作,尤其是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已经有了规范的程序,接种的疫苗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疫苗临床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防治工作也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防治不良反应呢。笔者通过几年的临床工作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浅述如下。1临床工作经验总结1。1要熟悉每种......

点击显示 收起

     当前,全国上下都非常重视预防接种工作,尤其是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已经有了规范的程序,接种的疫苗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疫苗临床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防治工作也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防治不良反应呢?笔者通过几年的临床工作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浅述如下。

  1  临床工作经验总结

  1.1  要熟悉每种疫苗特点  作为一名从事预防工作的医务人员,对于各种疫苗的适应证、禁忌证、存放温度要求、属于减毒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及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情况都要熟记在心。

  1.2  严格执行冷链管理制度  冷链设备器材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到专物专用,对冰箱温度严格监控,每日检查并记录温度,领取和发放生物制品的运输过程中,使用冰包冷藏,保证生物制品从领取、保管到使用始终处于冷藏条件中,尽量避免引起疫苗效价降低的因素发生,保证接种质量。

  1.3  制定详细、严密的接种计划  每个月的月底制定出下个月详细的接种计划,根据免疫接种程序要求列出需要接种疫苗的人员名单,注明每个人的接种时间、接种何种疫苗,制定计划时一定要反复核对,这是杜绝错种、重复接种的措施中重要一环。

  1.4  规范接种现场  要有接种专室、专台,接种前对现场进行消毒,准备好消毒的接种器材和急救用品。接种现场有专人负责管理,专人进行接种。

  1.5  核实接种对象情况  接种前询问检查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有无所接种疫苗的禁忌证,检查接种卡、证,核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的接种对象,接种何种疫苗。

  1.6  进行接种时严格执行三查五对制度  三查即查疫苗名称、效期、批号;查疫苗有无变色、发霉、摇不散之凝块;查安瓿有否裂纹、标签是否清楚。五对即对接种者姓名、性别;对出生年月日;对接种疫苗名称;对针次;对剂量。

  1.7  正确实施接种  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按照疫苗所要求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百白破、乙肝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要充分摇匀,接种部位、接种途径一定要正确。安瓿开启后活疫苗30min用完、灭活疫苗1h内用完。

  1.8  接种后医生要及时填写卡、证  接种完成后医生要及时、认真地填写卡、证、登记册,一定不能漏登、错登,因为这是以后做疫苗接种计划的根据。

  1.9  观察接种反应  接种后详细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家庭处理方法。请接种对象不要离开现场,留观15~30min,发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

  1.10  随访接种对象,了解接种反应情况  接种后与接种对象随时保持联系,指导其及时发现接种反应,及时处理接种反应并做好随访记录,若遇有严重反应发生立即上报上级单位。

  2  小结

  总之,在进行预防接种工作中要有扎实的相关知识,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宁慢勿快,多问多讲,反复核对,及时报告,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单位: 100851 北京,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机关门诊部内科

   (编辑:江  枫)

作者: 宋玲,孟繁增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