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9期

恙虫病96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近年来,我县恙虫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我院1999~2004年共收治98例恙虫病患者,现将临床特点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8例患者,男62例,女36例。年龄3~14岁25例,15~60岁51例,60岁以上22例,其中8例老年患者有伴发病,分别为冠心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高血压病2例,糖尿病2例。...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我县恙虫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我院1999~2004年共收治98例恙虫病患者,现将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患者,男62例,女36例;年龄3~14岁25例,15~60岁51例,60岁以上22例,其中8例老年患者有伴发病,分别为冠心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高血压病2例,糖尿病2例。居住农村或郊区89例,居住在城区9例。全部病例均有野外活动史。发病时间以9~12月份为多,流行高峰在10月份,共73例。5~7月份25例,患病后3~15天住院。

  1.2  诊断标准[1]  (1)发病前有野外作业或草地接触史。(2)突起高热。(3)特征性焦痂或溃疡。(4)淋巴结肿大。(5)肝脾肿大。(6)皮疹。(7)血清外斐反应OXk 1∶160以上。具备其中4项即可确诊。

  1.3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38.5℃~41℃,其中弛张热76例(77.6%),稽留热14例(14.3%),不规则热8例(8.2%)。皮肤出现特征性焦痂78例,溃疡8例,其中青壮年患者49例,阳性率为96.1%,老年患者19例,阳性率为86.4%,小儿18例,阳性率为72.0%。淋巴结肿大78例,多在焦痂溃疡附近,自花生米至核桃大小不等。皮疹62例,呈充血性暗红色斑丘疹。肝肿大者20例,在右肋下1~3cm。脾肿大者16例,在左肋下1~3cm。咳嗽、气急40例,闻及啰音24例,其中湿啰音18例,干啰音6例。心悸12例,2例老年患者出现低血压休克。恶心、呕吐60例,腹痛、腹泻12例,便血6例,呕血2例。抽搐、昏迷2例,均为小儿。

  1.4  实验室检查

  1.4.1  血象  周围血白细胞数正常者44例(44.9%),降低者38例(38.8%),升高者16例(16.3%),其中10例伴有皮肤感染或其他部位的细菌感染,中性分叶白细胞增高22例(22.4%)。血小板降低18例(18.4%)。

  1.4.2  血清外斐反应  在病程第1周有32例(32.7%)阳性,第2周后共有86例(87.8%)阳性。

  1.4.3  肝肾功能及心肌酶检查  本组有80例患者行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50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41例,血清总胆红素(STB)升高9例。60例患者检查肾功能,尿素氮(BUN)增高14例。尿蛋白阳性12例,管型6例。56例查心肌酶,肌酸激酶与乳酸脱氢酶增高12例。

  1.4.4  胸部影像学检查  60例摄胸部X线片,其中28例(46.7%)显示肺纹理增多、增粗及模糊。16例(26.7%)双肺中下野出现小斑片状模糊影。5例老年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单侧3例,双侧2例)。46例行 B超检查,提示肝大26例,脾大20例,心包积液2例。

  1.4.5  心电图检查  77例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心率正常16例,心动过速40例,心动过缓12例,心房纤颤3例,室性早搏4例,房性早搏2例,ST-T改变10例。

  1.5  入院诊断情况  本组病例入院时初步诊断为恙虫病72例(73.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例,支气管肺炎6例,急性心肌炎2例,败血症2例,流行性出血热2例,副伤寒1例,病毒性脑炎1例,发热原因待查2例。误诊及发热原因待查病例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完善辅助检查,均在2~5天内确诊。
 
  2  治疗与转归

  25例小儿恙虫病患者确诊后选用强力霉素治疗,首剂4mg/kg,以后2mg/kg,每日2次,使用5~7天,热退后3天停用。其中21例痊愈。效果不佳的4例患儿改用氯霉素治疗,每日剂量为25~40mg/kg。采用氯霉素治疗的青壮年及老年患者57例,剂量为2g/d,4次分服;或1.0~2.0g/d,加入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热退后剂量减半,再用3~10天。其他16例患者应用多西环素治疗,剂量为0.2g,1次/d,连服5~7日。毒血症状严重者,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各种伴发病或并发症加用相应措施。用药后24h内退热58例(59.2%),24~48h内退热31例(31.6%),3~6天退热者9例(9.2%)。热退后全身不适明显改善,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自行吸收,继发性脏器损害多在2~4周内恢复正常。住院时间4~22天。94例患者痊愈出院,4例患者(3例老人、1例小儿)住院20余天,仍存在轻度继发性脏器损害,因病情已明显好转而自动出院,1个月内复查,亦获痊愈。36例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虽氯霉素有引起骨髓抑制的毒副作用,但本组病例中均未出现。

  3  讨论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通过恙虫幼虫(恙螨)叮咬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我县属北方省份,呈秋冬型流行,与恙螨及野鼠的密度增加有关。本组病例男多于女,青壮年多于老人及小儿,农村高于城市,这与我县多为山区、丘陵,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多,劳动作业主要在野外,与传染源接触机会多有关。近5年来本地区恙虫病病例较前增多的主要原因有:(1)易感人群活动范围的扩大。(2)流行病原体的型别不同。(3)检测手段的进步。(4)临床医生对恙虫病的认识增多,诊断符合率提高,误诊率下降等。本组病例入院时即有73.5%的患者得到确诊,较既往60%左右的诊断符合率有明显提高。而其他误诊或发热原因待查的病例,除了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外斐反应阴性外,主要是忽略了全面的体格检查,未注意寻找特征性焦痂和溃疡,对发热、咳嗽、心悸、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思维局限所致。

  恙虫病立克次体从恙螨叮咬处侵入人体,先在局部组织细胞内繁殖,引起局部的皮肤损害。继而直接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流,形成恙虫病立克次体血症,血流中的病原体侵入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进全身毒血症状和多脏器的病变。其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单核吞噬细胞增生。恙虫病立克次体的致病性受病原体本身及机体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前者与侵入的病原体株(不同株毒力不同)的差异有关,后者则主要与机体的反应性高低有关,外斐反应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程追踪、患者起病后是否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激素抑制抗体产生有关。尽管目前本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较多,但外斐反应仍是检验恙虫病的主要实验项目之一,而血常规对本病的诊断帮助不大。由于青壮年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能力较强,故其临床表现亦较典型,尤其是焦痂、皮疹、淋巴结肿大的阳性率相对较高。同时具有恙虫病的三大征象(高热、焦痂和皮疹者)达36例(70.6%)。而老年人为11例(50 %),小儿为10例(40%)。故青壮年患者较易确诊,治疗较及时,并发症少,恢复亦较快。

  本组小儿患者有下以特点:(1)由于部分医生对小儿恙虫病的认识相对不足,诊断思路不广。在门诊接诊时,易被小儿发热、咳嗽、抽搐、昏迷、心动过速等现象掩盖,易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病毒性脑炎等。特别是有些患儿,在多家医院治疗数日仍高热不退时,仍不考虑本病。(2)大部分小儿不能主诉病史,本病特征性的体征焦痂溃疡出现的部位,往往比较隐蔽,而其又无明显的疼痛及痒感,且部分焦痂溃疡形态不典型,如果检查不仔细,容易遗漏。(3)本组病例中,6天内及时诊治的患儿,并不出现重要器官的损害,而误诊病例病程超过10天的8例患儿,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肺、肝、肾、心脏及消化道的损害。

  本组老年患者有以下特点:(1)老年人的脏器功能随年龄增大而衰退,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于正常。本组75%的老年患者有2个以上脏器受损,其中最为常见的受损器官是肺、肝、肾及心脏,因此老年恙虫病患者存在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SF)的病理基础,是MOSF发生的高危人群。(2)肺部受累者多,本组病例部分在早期即有咳嗽、气急等呼吸系统症状。胸片检查有肺炎改变者占41%。(3)因既往有慢性病史,本次患病又继发了多脏器损害,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常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2]。(4)在强调病原学、伴发病及并发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供给充足的热量、蛋白质、补充水电解质及纠正酸碱失衡。(5)老年患者就诊相对较晚,病情较重,恢复亦较慢,本组患者经积极综合治疗,效果均较满意。

  虽然恙虫病发病率在我县呈上升趋势,但目前对易感人群尚无理想的疫苗预防。该病预防措施仍在于大量灭鼠,消灭传染源,注意个人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8-431.

  2  曾传生,王建湘,向吉富. 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37例.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314-315.

  作者单位: 273400 山东费县,费县妇幼保健院

   (编辑:江  宇)

作者: 孟宪军,姜秀梅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