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0期

枳实消痞丸化裁治疗慢性胃炎180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近年来,笔者采用枳实消痞丸化裁治疗慢性胃炎18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治疗前全部病例经胃镜检查,部分病例经病理学检查,同时排除肝、肺部等疾病。180例中,属浅表性胃炎活动期13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20例,萎缩性胃炎24例。2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党参、云苓各15g,枳实、白术、法半夏、麦芽曲各10g,川朴8g,川连......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笔者采用枳实消痞丸化裁治疗慢性胃炎18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0例,男120例,女60例;年龄18~57岁,平均42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6年。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腹胀嗳气,少数有泛酸、纳差、上腹部弥漫性压痛等症状。治疗前全部病例经胃镜检查,部分病例经病理学检查,同时排除肝、肺部等疾病。180例中,属浅表性胃炎活动期13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20例,萎缩性胃炎24例。

  1.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组成:党参、云苓各15g,枳实、白术、法半夏、麦芽曲各10g,川朴8g,川连、甘草各6g。若上腹部疼痛者加白芷6g,白芍15g;呕恶反酸者加煅瓦楞15g,海蛸10g;腹胀甚者加广香6g,莪术10g,丹参20g。每日1剂,煎取药汁300ml,分3次服,服药期间嘱患者忌食生冷辛辣之品,戒烟禁酒,保持心情舒畅。

  1.3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中医主、次症全部消失,胃镜和病理检查炎症消失,或萎缩性胃炎转变为浅表性胃炎;显效:中医主、次症有明显改善,胃镜和病理检查炎症明显好转,萎缩性胃炎中、重度者下降1~2级;有效:中医主、次症有改善,胃镜和病理检查炎症减轻;无效:中医主、次症无改善,胃镜和病理检查炎症无改善。

  2  结果

  180例中90例痊愈,占50.0%;78例显效,占43.3%;8例有效,占4.4%;4例无效,占2.2%;总有效率为97.8%。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8岁,2004年10月5日初诊。患者诉胃脘胀痛不适10余年,时轻时重,伴纳差、嗳气,食后胃脘胀甚。1995~2003年多次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示中度肠腺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曾用乐得胃、三九胃泰、胃得乐、丽珠得乐等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遂来我院中医治疗,诊见脘腹胀满不适,时有疼痛,嗳气,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此乃脾虚气滞,治宜消痞除满、健脾和胃止痛法,方用基本方加广香6g,莪术10g, 丹参20g,白芷6g。5剂后,腹胀减轻,未诉腹痛,纳食增加,遂在原方基础上去白芷、广香加内金10g,再进25剂。2004年11月5日复查胃镜示:轻度浅表性胃炎,病理活检示肠腺上皮化生及黏膜萎缩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4  讨论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病程较长,迁延难愈,其临床证候错杂多变,笔者认为本病多由寒热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或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或久病导致脾胃纳运升降失常,气血瘀滞,郁久伤阴,胃失滋养,故本病特点以虚、热、滞、瘀为主要病理,尤以虚与滞为其关键,治宜消补兼施,以消满、健脾为主,佐以解热化瘀之品。基本方中枳实行气消痞,川朴下气除满,运用四君子坐镇中州,祛邪扶正,半夏和胃降气,川连清解胃热,麦芽曲消食化积,加莪术、丹参化瘀消痞,诸药合用,有消有补,使消不伤正,补不碍满,共奏消痞除满、健脾和胃之功。

  作者单位: 436000 湖北鄂州,鄂州市中医医院 

  (编辑:乔  晓)

作者: 程时平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