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0期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常见于5岁以下幼女,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妇科疾病[1]。因婴幼儿自述能力差,不能从患儿口中直接获得病史,必须依靠父母或监护人的注意和观察,且家长易忽视等因素,诊断有一定困难,常延误治疗。自去年7月设立小儿妇科门诊以后,患儿家属有了明确的诊疗方向,逐步得到重视,使病情得到及时的治疗,至今共......

点击显示 收起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常见于5岁以下幼女,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妇科疾病[1]。因婴幼儿自述能力差,不能从患儿口中直接获得病史,必须依靠父母或监护人的注意和观察,且家长易忽视等因素,诊断有一定困难,常延误治疗。我院在未设小儿妇科门诊以前,经常由儿科转入妇科就诊。自去年7月设立小儿妇科门诊以后,患儿家属有了明确的诊疗方向,逐步得到重视,使病情得到及时的治疗,至今共收治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患儿共4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年龄6个月~5岁。其中6个月~1岁10例,1~2岁14例,2~5岁22例。

  1.2  临床表现  患儿有不明原因的哭闹、烦躁不安、搔抓外阴。可伴排尿不适,甚至排尿困难,阴道分泌物有臭味等。妇科检查可发现外阴、阴蒂、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阴道口无明显分泌物排出者有26例,伴有脓性或水样分泌物自尿道口流出者有20例,其中有 4例排尿时分道,检查有不等程度小阴唇粘连。

  1.3  实验室检查  46例患儿中,用细棉拭子取外阴阴道分泌物涂片常规检查,对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者取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加药敏。其中找到滴虫者8例,霉菌2例,线索细胞、氨试验阳性4例,淋病2例,另30例清洁度Ⅰ~Ⅲ度,未查到病原菌。

  1.4  治疗   (1) 对单纯性外阴阴道炎即清洁度Ⅰ~Ⅲ度者,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摩擦、避免刺激,予高锰酸钾液(浓度为1∶5000)坐浴,每日1~2次,外涂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等)。(2)滴虫性阴道炎者,用儿科橡皮导尿管轻插入阴道,用酸性溶液如1%乳酸或0.5%甲硝唑液灌洗,每日1次,共5~7天。年龄稍大者予甲硝唑片口服,每次100mg,每日3次,共5~7天。(3)真菌感染者,用2%~4%碳酸氢钠液阴道灌洗,达克宁软膏局部涂擦,年龄稍大者予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一天疗程。(4)淋菌者,用敏感抗生素阴道灌洗,口服或肌注抗生素(头孢三嗪 125mg,单次肌注)。(5)对小阴唇粘连者,用两大拇指压大阴唇向两侧轻轻撑开黏膜,创面涂以石蜡油或抗生素可的松软膏,防止再度粘连。对于陈旧性或粘连严重者予手术分离。也可应用雌激素软膏(如倍美力软膏)外敷2~4周,粘连可自然分离[2]。(6)对于阴道异物者,可在肛诊推移或在鼻腔镜下取出异物。

  1.5  结果  治疗5~7天为一疗程,复查痊愈39例,4例症状好转,3例复发。予再次治疗及对其母亲卫生指导,7例中6例痊愈,1例后来发现是阴道异物,取出异物后痊愈。

  2  讨论

  2.1  发病原因  (1)新生女婴刚出生时阴道为无菌状态,12h后有乳酸杆菌的出现,生后2周内阴道分泌物呈酸性。此后随着母体来源的雌激素排泄殆尽,阴道pH值上升,分泌物呈中/碱性。乳酸杆菌不再为优势菌,往往对入侵细菌无自净能力,有利于病菌生长。(2)婴幼儿的外生殖器,无论在解剖上或生理上都有其特点—大阴唇未发育,皮下脂肪薄,阴道、尿道暴露在外面,外阴阴道上皮组织薄,达不到完全成熟,易被损伤和受外界各种病原体或化学物质的刺激。阴唇小而薄,对前庭的保护作用小,处女膜开口小,不利于引流。小阴唇由于损伤(摩擦或挠抓)和炎症,易致粘连。(3)阴道外口又邻近肛门、尿道,局部易潮湿受细菌感染。(4)有的幼儿出于好奇心或想解除外阴一些不适感,会将发卡、笔套、小玩具之类的东西插入阴道内,未能及时取出,长时间刺激或损伤阴道黏膜从而引起炎症(本组中就有1例)。(5)母亲体内存在的一些致病因素,如单纯性疱疹病毒、霉菌以及滴虫,都可在胎儿经过产道或日常生活密切接触过程中,传染给女婴。(6)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的上升,家庭成员或幼儿园小朋友间的交叉感染(如多人合用便盆),也可致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发病率升高。特别是淋病,是我国幼女STD中最常见的一种[3]。本组中的2例确诊者,其母亲先发现为淋球菌感染。

  2.2  治疗  由于婴幼儿自述能力差,一般常由母亲或监护人发现幼儿小便时哭闹或烦躁不安,或内裤上有黄色分泌物,或小儿经常挠抓外阴而就诊。一般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以外阴炎为主,只要及时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外涂抗生素软膏疗效均好。若不及时治疗,则易上行感染至阴道,此时需联合阴道治疗,可用儿科橡皮导尿管轻插入阴道,用敏感抗生素阴道内灌洗,比口服、外涂抗生素更彻底有效。且插入导尿管时可探知阴道内有无异物,对于细小的异物灌洗时可以将其冲出。对于外阴炎复发者,应该要找出原因,包括是否其母亲有相同的生殖道炎症,或清洗不正确,或有异物的存在。本组患儿中有1例,经治疗2个疗程也不见好转,后来其母亲回忆说曾发现患儿短裤上有墨汁痕迹,经肛查发现阴道异物(笔套),经取出后,阴道抗生素灌洗一次痊愈。教会其母亲或监护人正确的清洗外阴的方法,避免损伤皮肤、黏膜。平时清洗外阴时,观察有无外阴充血、水肿,有无脓性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等炎症表现,若有可及时治疗,避免继发阴道炎或小阴唇粘连。对于排尿不畅、疼痛、尿路分道者,需要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小阴唇粘连。若有粘连,特别是对排尿有影响者,可用手法分离,分离后涂上石蜡油或抗生素可的松软膏防再度粘连,对于陈旧性或手法分离困难者可予手术分离。尽量避免使用雌激素,以免引起乳房发育、外阴色素沉着、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2.3  预防  针对婴幼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更衣。不穿开裆裤,减少阴部外露污染的机会。应使用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尿布,勤洗换保持卫生,大便后要清洗外阴,谨防粪便不能擦净而污染会阴部。盆与毛巾应专用,避免和母亲共同盆浴,洗涤用具分开。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防止异物插入阴道。母亲要积极治疗自身生殖系统传染性疾病,以免传染给孩子。废除幼儿园多人合用坐式便盆,玩具定时清洁、消毒。提高家长和老师的生殖保健知识水平,使他们能正确地教育和保护女孩。

  【参考文献】

  1  薛秀珍.幼少女妇科病235例临床分析.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5:315.

  2  薛风霞.幼少女外阴疾病.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93-195.

  3  漆洪波,卞海宏.幼少女性传播疾病.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98-199.

  作者单位: 313100 浙江长兴,长兴县妇幼保健医院

  (编辑:江  枫)

作者: 顾玲珠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