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1期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接种后的处理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婴儿期由于维生素K缺乏出现的凝血障碍性疾病。近年来杂志上虽多有报道,但在预防接种工作中较为罕见,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加强防治,现将我院2004年8月预防接种后发生的1例报告如下。因2004年8月31日上午接种乙肝疫苗5μg后于当日夜间突然发现注射部位出现淤斑且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实验室检查:血......

点击显示 收起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婴儿期由于维生素K缺乏出现的凝血障碍性疾病。近年来杂志上虽多有报道,但在预防接种工作中较为罕见,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加强防治,现将我院2004年8月预防接种后发生的1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1个月(30天)。因2004年8月31日上午接种乙肝疫苗5μg后于当日夜间突然发现注射部位出现淤斑且呈进行性加重趋势。于2004年9月1日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118次/min,患儿精神倦怠,右侧肩部有深黑色淤斑,范围4cm×3cm,质硬无波动感,拒按。初步诊断:(1)局部感染;(2)血液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怀疑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可能性大,因为家长拒绝做头颅CT及腰穿等进一步检查,立即试行补充维生素K1及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2天后症状好转出院。

  诊断与处理:通过追问病史,得知患儿为母乳喂养,出生时第一次接种疫苗后,针眼出血很长时间才停止,但并未产生淤斑。此次接种当时并无出血,淤斑是晚间逐渐形成的。根据以上情况结合试探性静脉输入维生素K124h后患儿肩部淤斑范围明显缩小,皮肤颜色也由乌黑转为暗紫,证实治疗是有效的,也进一步支持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判断是正确的。鉴于患者接种部位出现的淤斑范围较大,颜色较深有坏死感染的可能,给予抗感染治疗。 肩部淤斑硬结处予20%硫酸镁湿热敷,2次/天,改善其血液循环,促进淤斑吸收,减少感染机会。输液完毕后,针眼处的按压时间较正常延长2~3min,以利于彻底止血,防止再出血或淤点淤斑再形成。输液时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控制滴速、液体总量,防止感染及心衰。

  2  讨论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凝血活性直接依赖维生素K,四种因子均在肝内合成,当维生素K缺乏时,上述凝血因子只是无功能蛋白质,不能参与凝血过程,易发生出血[1],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对确诊或疑似病例都应尽早给予维生素K治疗。轻者可采用口服方式,重者立即静脉补充维生素K,必要时输新鲜血或血浆,迅速补充凝血因子。本病例的处理是恰当的,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在进行预防接种前虽然详细询问了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如:发热、腹泻、过敏史及急、慢性病史,但没有问过出血史。如果能首先考虑到此病的话,可能会建议家长详细检查病因,延期接种疫苗或许可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

  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年龄在生后2周~1岁,第二个月内发病率约占90%[2]。轻症表现为发热、呕吐、烦躁、抽搐、轻度贫血、皮下出血等;重者除上述表现外还可能有神志改变、前囟饱满、肢体僵直、严重贫血甚至颅内出血,死亡率高达30%[3]。婴幼儿缺乏维生素K主要是因为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合成减少等。针对病因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就可避免或减少此症的发生。建议从孕妇做起,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动物肝脏、鱼类等。在新生儿早期尽早喂奶促进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后期乳母坚持口服维生素K15~10mg ,防患于未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大伟.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3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7):440.

  2  徐新献,王兴勇,陈平.现代儿科急重症急救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8-150.

  3  陈连元,张会斗.防治小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山西医药杂志,1998,27(1):1-2.

  作者单位: 430015 湖北武汉,湖北省新华医院保健科

   (编辑:江  枫)

作者: 刘长春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