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2期

长托宁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氯胺酮为环己哌啶的衍生物,作用迅速,因其具有其他任何全麻药所无法比拟的深度镇痛作用,目前使用仍相当普遍,尤其用于短小的小儿手术麻醉。但氯胺酮不良反应较多,在临床麻醉中一直颇受争议。氯胺酮能使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因此有效控制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小儿氯胺酮静脉麻醉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观察长托......

点击显示 收起

   氯胺酮为环己哌啶的衍生物,作用迅速,因其具有其他任何全麻药所无法比拟的深度镇痛作用,目前使用仍相当普遍,尤其用于短小的小儿手术麻醉。但氯胺酮不良反应较多,在临床麻醉中一直颇受争议。氯胺酮能使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因此有效控制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小儿氯胺酮静脉麻醉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观察长托宁在小儿氯胺酮静脉麻醉中减少分泌物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1~9岁患儿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长托宁组);B组30例(阿托品组)。病种包括腹股沟疝、隐睾、斜颈、急性阑尾炎、尿道下裂、多指及并指等。

  1.2  给药方法 

  入室后开放静脉,监测ECG,SBP,DBP,HR,SpO2。力月西0.2mg/kg肌注,待患儿入睡后,将口腔分泌物吸净。两组再分别以静脉缓慢推注长托宁(0.01mg/kg)和阿托品(0.01mg/kg),30min后,予氯胺酮2mg/kg静脉推注,5min后手术开始。此后以氯胺酮和异丙酚维持。

  1.3  观察项目 

  分别观察以下各时间的血压和心率:基础值(T0)、长托宁注射后5min(T1)、注射后15min(T2)、注射后30min(T3)、注射氯胺酮后5min(T4)。观察分泌物情况:于用药后1h吸取口腔内分泌物。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和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1)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性别、检测项目基础值及全麻用药量等差异均无显著性。(2)长托宁组在给药后5min、15min、30min,心率、血压变化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托品组给药后5min,SBP和HR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两组在注射氯胺酮后,血压及心率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在注射氯胺酮后,血压及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4)两组患儿于手术后1h均未吸引到口腔分泌物。详见表1。表1  两组用药后各时间情况  (略) 注:组内与T0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传统麻醉前用药通过阻断M受体,能有效控制唾液分泌,同时作用于心脏,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氯胺酮对心血管的影响主要是直接兴奋中枢交感神经系统,也能使交感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阿托品能加重氯胺酮对心脏的作用,血压明显升高。它们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协同效应,增加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性。

  长托宁主要作用于胆碱能神经M1、M3受体亚型,对M2受体作用较强或不明显,M2受体主要存在于心脏。通过本组观察,说明长托宁对小儿患者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对唾液和气道分泌物控制效果满意,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显示其在小儿氯胺酮静脉麻醉维持心血管系统稳定方面有着较佳的前景。

  作者单位: 432500 湖北云梦,云梦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编辑:林剑雷)

 

作者: 杨晓铭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