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3期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肺外病变30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我院2002年4月~2004年4月收治30例支原体肺炎(MPP)肺外病变,现分析报告如下。诊断依据:凝血试验1:32以上、支原体抗体阳性,或咽刷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2肺外病变(1)出现心血管系统表现者7例:1例为广泛前壁心肌缺血,2例心动过缓,3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5)出现泌尿系统表现者3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2002年4月~2004年4月收治30例支原体肺炎(MPP)肺外病变,现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MPP患儿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13岁。诊断依据:凝血试验1:32以上、支原体抗体阳性,或咽刷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

  1.2  肺外病变  (1)出现心血管系统表现者7例:1例为广泛前壁心肌缺血,2例心动过缓,3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其心肌酶谱LDH、CPK、GOT三项均升高1例,LDH、CPK升高为2例,GOT升高1例,LDH升高1例。(2)出现消化系统表现者15例:1例以高热、左上腹疼痛伴频繁呕吐2天为主诉入院,B超示胰腺肿大,实验室检查尿淀粉酶>1250u/L,(正常<800u/L)诊断急性胰腺炎。经氨苄西林治疗3天无效,确诊为MPP后,改静滴阿奇霉素3天,体温降至正常,尿淀粉酶亦降至正常。表现便秘者8例,恶心、呕吐6例;其中肝大5例,脾大1例,ALT升高3例。(3)出现血液系统表现者1例,以发热、鼻衄3天为主诉入院,周身可见散在出血点,血小板41×109/L,确诊MPP后经治疗,血小板计数亦上升为150×109/L。(4)出现骨骼及肌肉系统表现者4例,均表现为一过性游走性大、小关节疼痛。(5)出现泌尿系统表现者3例,尿蛋白(+~++),上述30例MPP患儿的肺外病变均随MPP的治愈而消失或恢复正常。

  2  讨论

  肺原支原体是介入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近年来,由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证实支原体肺炎除引起呼吸道症状外,尚能并发其他系统病变,且有增多趋势。其机制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抗原与人体的心、肺、肝、脑、肾及平滑肌组织存在有部分相同抗原,当肺炎支原体感染机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肺以外的其他靶器官病变;也有学者认为是由于患儿对病原体的敏感性致免疫复合物引起血管病变,以Ⅳ型变态反应为主,从而导致肺外病变。在我院收治的患儿,有少数无呼吸系统症状及肺部体征,而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起因,因此,临床应高度重视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以免误诊。

  作者单位: 264205 山东威海,威海市经区医院防疫科

  (编辑:田  雨)

作者: 林秀云勇磊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