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期

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动静脉内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道。有直接动静脉内瘘和移植动静脉内瘘。内瘘是慢性肾衰患者的重要生命线,所以内瘘患者成功手术后其正确的护理和使用方法是至关重要的。1术后护理(1)术后应保持术侧肢体干净,避免潮湿,以防伤口感染,开始24h应密切观察,如静脉侧扪到震颤,听到血管杂音,表示内瘘通畅,......

点击显示 收起

  动静脉内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道。有直接动静脉内瘘和移植动静脉内瘘。内瘘是慢性肾衰患者的重要生命线,所以内瘘患者成功手术后其正确的护理和使用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1  术后护理

  (1)术后应保持术侧肢体干净,避免潮湿,以防伤口感染,开始24h应密切观察,如静脉侧扪到震颤,听到血管杂音,表示内瘘通畅,否则应怀疑血栓形成,应及时处理。若发现出血不止、疼痛难忍时,及使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2)术后3日可进行局部锻炼,促使瘘管成熟,如教患者手握橡皮握力圈,每日3次,每次10min;也可用手、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在吻合口上方(如上臂),轻轻加压至静脉中度扩张,每日3次,每次15min。(3)术后早期,嘱患者尽量穿宽松内衣,抬高术侧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避免术侧肢体受压,不穿紧袖衣服,不可戴手表,不可负重。(4)禁止在术侧静脉注射、输液、测血压。

  2  内瘘穿刺的要点

  2.1  选择正确的穿刺点  动脉穿刺点离开内瘘吻合口5~6cm以上,针尖向吻合口方向穿刺,静脉穿刺点要尽量离开动脉穿刺点,针尖向心尖方向穿刺。两针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在8~10cm以上,但最好勿与动脉穿刺在同一条血管上,以减少血液再循环,提高透析质量。

  2.2  采用正确的穿刺方法  首选绳梯法,其次选用纽扣法,切忌定点法。提高穿刺水平,力争一次成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防止医源性感染。手术后的瘘管,原则上是术后4~8周成熟后方可使用。

  2.3  对移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要点  (1)切忌在吻合口、狭窄处或解剖弯曲部位进针。(2)穿刺点离上次进针点距离至少要0.5~1.0cm。(3)动静脉穿刺针间的距离至少应为4cm。(4)切忌定点穿刺,穿刺部位应轮换。

  2.4  拔针止血  透析结束,拔针后应压迫穿刺点5~10min以上。正确方法:以示指及中指压迫穿刺点的上缘和下缘,手臂可略抬高,以减少静脉回流阻力,加快止血。加压力度以不渗血及能扪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为宜。

  3  内瘘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治

  3.1  血栓  (1)表现:瘘管处无杂音及震颤,静脉流出管道塌陷或瘘管通路及血栓,可出现栓塞处疼痛。(2)防治:避免过早使用瘘管,穿刺操作要规范,内瘘手臂避免负荷过重,防止低血压的发生,对高凝患者,应适当给予抗凝治疗,一旦发现血栓或明显狭窄形成,应尽快与医生联系,及时再通和修复。

  3.2  出血  (1)表现:常见吻合口及穿刺点周围渗血或皮下血肿,严重者会影响肢体血液循环。(2)防治:尽量等内瘘成熟后使用,穿刺技术娴熟,并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根据病情调节肝素用量,防止感染。

  3.3  感染  (1)表现: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发热、寒战,血培养阳性,重者败血症。(2)防治: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穿刺技术力争一针成功,合理使用抗生素。

  3.4  假性动脉瘤  (1)表现:瘘管静脉过度扩张,明显隆起与皮肤成蚯蚓状或形成瘤状。(2)防治:待瘘管成熟后使用,特别是老年人,禁止定点穿刺,可用弹性绷带适当加压包扎,防止继续扩张,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4  小结

  动静脉内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透析的效果。所以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内瘘的术后护理,提高穿刺技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编辑:唐  城)

  作者单位: 264000 山东烟台,烟台毓璜顶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作者: 邢英华,张美玉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