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3期

乙肝疫苗、白介素联合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5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在2002年8月~2004年5月,笔者用乙肝疫苗、白介素联合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50例,疗效明显,现总结如下。2治疗方法乙肝疫苗(基因工程)30μg,每月1次,三角肌部位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230万u,每月1次与乙肝疫苗混合后注射。3疗效观察于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复查患者肝功能,HBsAg、抗HBs、HBeAg、......

点击显示 收起

  在2002年8月~2004年5月,笔者用乙肝疫苗、白介素联合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50例,疗效明显,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全部150例病例为门诊患者,诊断符合第6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男87例,女63例;年龄20~55岁,平均30.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所有病例均有肝区不适、轻度乏力等症状,B超检查为肝脾轻度异常,血液检查肝功能ALT轻度异常,AST、TB、DB正常,HBsAg、HBeAg、抗HBc和HBV-DNA定性检测均呈阳性,均排除肝硬化肝癌,外周血检查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正常。

  1.2  治疗方法  乙肝疫苗(基因工程)30μg,每月1次,三角肌部位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2 30万u,每月1次与乙肝疫苗混合后注射;贺普丁10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1年。

  1.3  疗效观察  于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复查患者肝功能,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定性检测,HBV-DNA定性检测(PCR方法),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检测。

  2  结果

  2.1  治疗后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阴转率情况  见表1。

  表1  治疗后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阴转率比较  (略)

  2.2  治疗后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治疗后患者在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ALT复常率分别为73.3%、81.3%、92.6%、17.3%,患者ALT出现波动,6.7%患者TB、DB曾出现轻度升高,后自行恢复正常。

  2.3  治疗后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变化情况  治疗后5.3%患者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轻度减低,自行恢复正常,血红蛋白未见影响。

  2.4  随访情况  对HBeAg阴转、肝功能正常患者随访6个月,2.1%的患者HBeAg阳转,肝功能均稳定在正常范围。

  3  讨论

  慢性乙肝患者普遍存在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国内外文献已经证实乙肝疫苗能刺激免疫反应系统中的B细胞,进而产生抗HBs抗体,能激活CD4+与CD8+T细胞,进而诱导产生抗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白细胞介素-2为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通过非特异免疫功能的提高,可以达到增强机体针对乙肝病毒特异性免疫清除的能力,作为免疫佐剂可以增加乙肝疫苗的疗效。贺普丁为抗病毒药,可直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少体内乙肝病毒的载量,利于免疫细胞更好的清除乙肝病毒,与乙肝疫苗、白介素协同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应答,促进HBsAg、HBeAg血清学转换。本结果显示:三药联用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阴转和复常肝功能方面效果明显,且复发率低、安全。

  (编辑:江  宇)

  作者单位: 441003 湖北襄樊,襄樊市传染病医院

作者: 廖洪斌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