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4期

完全性胃扭转的X线诊断(附24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胃扭转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是指胃大小弯在相互位置关系上发生变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分急慢性。急性胃扭转以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为主,常有严重恶心而无呕吐。慢性胃扭转临床多无典型症状,常靠X线胃造影检查确诊,总结所见24例完全性胃扭转,现报告如下。2完全性胃扭转的典型X线表现上腹部见双液面,胃大小弯换位和黏膜......

点击显示 收起

     胃扭转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是指胃大小弯在相互位置关系上发生变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分急慢性。急性胃扭转以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为主,常有严重恶心而无呕吐;慢性胃扭转临床多无典型症状,常靠X线胃造影检查确诊,总结所见24例完全性胃扭转,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69岁,病程最短3h,最长69年。临床均表现有骤起上腹部剧痛,频繁呕吐,嗳气,上腹胀痛,上腹部压痛。

  1.2  完全性胃扭转的典型X线表现  上腹部见双液面,胃大小弯换位和黏膜皱襞交叉或腹段食管延长贲门位置低与扭转胃交叉,胃窦、十二指肠球顶倒置,胃窦和胃体升高,胃大弯在上,小弯在下;在正位上,形成一个凸面向上的典型虾形。胃黏膜呈弧形,幽门前区在上,十二指肠球在下,其外上缘与降部和胃大弯连成一气,使十二指肠圈及近端空肠与胃不相重叠。侧位片上胃大弯翻转向上,胃窦位于前方,胃底位于后方。胃肠道普遍胀气,结肠脾曲升高。一例69岁女性合并先天性食管裂孔疝。

  2  讨论

  2.1  胃扭转的病因及机制  主要包括:(1)胃或胃周围组织病变使之相互粘连或推压及缩短;(2)先天性解剖异常;(3)胃或胃周围组织刺激反应性痉挛或功能性改变等而引起。一部分胃扭转的患者可自行复位;因广泛粘连或肿块压迫及器质性病变挛缩而引起的胃扭转,手法不能使之复位;所以在复位之前,应确立胃扭转是否可复。一部分胃扭转可于透视下手法整复,其方法有:推压法、颠簸法、立位法、卧位法。整复方法简单安全,效果满意,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复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了解有无潜在病变,确立病因。有学者提出小儿胃扭转时,应选择手术。不论何种类型,因系膜轴型(即网膜轴型)胃扭转很快累及胃的血液循环;器官轴型胃扭转部分形成一个封闭的死腔并急骤扩大,从而引起胃壁坏死。一部分胃扭转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自行复位或在麻醉后自行复位,可能是低张力所致,在山莨菪碱(654-2)或麻醉剂作用下,平滑肌松弛而复位。

  2.2  诊断  掌握胃的正常X线解剖关系,胃扭转的分类及其典型X线改变,有助于对胃扭转的X线诊断。

  2.3  鉴别诊断  与瀑布型胃相鉴别,仔细辨认胃大、小弯,据之可鉴别。胃扭转大弯在上,小弯在下,而瀑布形胃之大小弯位置不改变,即大弯在下,小弯在上。胃大、小弯上下变换一般有两点可作为参考:(1)正常时胃窦部大弯缘与小弯缘的弧线凹面是向上的,胃扭转时大弯与小弯的弧线凹面由向上变成向下。此时,近头侧的凹面向下的弧线是大变,近足侧凹面向下的弧线是小弯;(2)正常时胃窦部黏膜皱襞的排列曲线也随着大小弯的位置变换而变换。大小弯位置交换是胃扭转固有的X线征象,是确诊胃扭转的可靠依据。

  作者单位: 161005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公安医院

  (编辑:江  宇)

作者: 何 教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