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0期

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残端的处理改进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降低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在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采用右下腹腹直肌外侧缘切口手术入路,阑尾残端不做荷包缝合,改做“8”字缝合。结论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和阑尾残端“8”字缝合,能明显降低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降低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在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采用右下腹腹直肌外侧缘切口手术入路,阑尾残端不做荷包缝合,改做“8”字缝合。结果  26例患者采用此术式取得良好疗效,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和阑尾残端“8”字缝合,能明显降低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腹直肌外侧缘切口

        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约5%,而阑尾炎坏疽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后手术并发症高达30%[1]。近年来我院对阑尾炎坏疽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采用右下腹腹直肌外缘直切口入路,阑尾残端用7号丝线结扎加4号丝线“8”字缝扎26例,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3岁,平均31.5岁。手术时间均在发病后1天以上,最长者为5天,患者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史及全腹的压痛及反跳痛,20例术前行诊断性腹腔穿刺,其中19例抽出脓性分泌物。所有病例均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

    1.2  方法  本组病例均按下面方式手术:以髂前上棘连线与右腹直肌外缘交点为中心做腹直肌外缘切口,入腹后吸尽脓液,切除阑尾,残端用7号丝线结扎加4号丝线“8”字缝扎,腹腔用生理盐水加甲硝唑液广泛冲洗。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结果  术中所见:26例均有弥漫性腹膜炎,腹腔积液在100~400ml不等。阑尾根部穿孔13例,中段穿孔10例,末端穿孔3例,盲肠壁、阑尾根部高度炎性水肿20例。所有患者均按时治愈出院,随访半年以上无一例出现腹腔脓肿、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

    2  讨论

    经典的手术方式是麦氏切口入路,残端用7号丝线结扎加4号丝线荷包包埋,这种手术方式在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时因切口小,暴露差,常不能彻底清除腹腔化脓性病灶,尤其是膈下和膀胱直肠陷凹(女性子宫直肠陷凹),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率高达30%,而腹腔脓肿占2/3,荷包包埋有可能引起荷包内阑尾残端脓肿,而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则因暴露好,可广泛冲洗腹腔,彻底清除腹腔内化脓性病灶,尤其是膈下或盆腔积脓可被彻底清除,术后不用放置腹腔引流管。腹直肌外侧缘切口并不影响阑尾的暴露,在高位阑尾或盆腔位阑尾的术中因切口利于延长,与麦氏切口相比更有利于阑尾的暴露。残端不用荷包包埋,曾有学者提出易引起肠粘连,经观察只要术后早期活动可以避免。我院自1985年开始用此法处理各种阑尾残端近300例,无一例出现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D.C.萨比斯顿.克氏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232.

    作者单位: 529090 广东江门,江门市蓬江区潮连医院

  (编辑:田  雨)

作者: 钟鹏飞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