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1期

腹部大血管损伤的急诊救治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大血管损伤抢救成功的经验。方法报告25例腹部大血管损伤伴各种合并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各科室应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建立危重患者绿色通道,紧急手术止血。【关键词】腹部大血管损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大血管损伤抢救成功的经验。方法  报告25例腹部大血管损伤伴各种合并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25例伴其他合并伤24例,成功抢救20例,死亡5例。结论  急诊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治疗休克,缩短休克时间,预防休克进入不可逆阶段,放置深静脉导管,有效容量复苏,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前提和可能。各科室应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建立危重患者绿色通道,紧急手术止血。
   
  【关键词】  腹部大血管损伤;急诊;容量复苏;合并伤;综合救治手术

    腹部大血管损伤多由暴力事件或交通伤引起,损伤后病情极度凶险,需迅速全力组织抢救,才能挽救生命。本文通过报告我院1992~2005年救治的腹部大血管损伤25例,旨在探讨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6~48岁,伤后到就诊时间为20~60min。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锐器扎伤6例,坠落伤4例,火器伤2例。本组9例为开放性损伤,16例为闭合性损伤。

  1.2  损伤情况 

  损伤部位:腹主动脉2例,下腔静脉3例,脾动静脉8例,肠系膜动静脉分支5例,髂内静脉2例,髂外静脉1例,肾蒂离断伤1例,门静脉2例,胰腺动脉1例。合并腹内其他脏器损伤24例,占96%,其中脾破裂10例,肝破裂、胰腺碎裂、胃破裂、结肠破裂、膀胱破裂各2例,小肠破裂、胆总管断裂、肾破裂、子宫破裂各1例。

  1.3  治疗方法 

  本组25例患者均伴有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有不同程度的烦躁、淡漠等意识障碍,根据患者的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及临床失血性休克表现,均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腹穿阳性率为100%,均行床边急诊B超,提示腹腔大量积液。高度怀疑有腹部大血管损伤时,迅速、及时地行液体复苏,至少开放2条上腔静脉系统通路。全组25例均行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迅速用晶体液扩容,同时补充胶体液,尽快抽血样、配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血常规检查,放置尿管,应用短期大剂量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抗生素尽早应用。抗休克的同时尽快完成术前准备,请相关科室到急诊抢救室会诊,制定手术方案,完善相关医疗文书,果断紧急手术剖腹探查,控制来势凶猛的大出血。本组25例均行急诊手术,腹腔内出血量达2500~5200ml,16例行破裂血管结扎术,8例行血管缝合修补术,1例行人造血管移植术。同时行肝修补1例,肝叶切除1例,胰腺部分切除胰肠吻合2例,胃修补2例,结肠造瘘2例,膀胱修补2例,小肠部分切除4例,小肠修补2例,肾切除1例,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1例,子宫修补1例。

  1.4  结果 

  本组患者经治疗痊愈20例,死亡5例。其中1例为腹主动脉损伤,手术中腹腔积血多,未及时找到出血部位,失血过多于术中死亡,其余4例死于术后各种并发症,如多脏器功能衰竭、腹腔感染、肾衰竭等。

  2  讨论

  腹部大血管损伤主要指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损伤,其次为髂动静脉,肠系膜动静脉,肾、肝、脾动静脉和门静脉损伤等。这类血管损伤的患者伤情严重,且常合并腹内脏器损伤或全身多发伤,伴有重度失血性休克,使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复杂化,死亡率高。据统计,创伤性腹部大血管损伤的死亡率高达30%~70%[1,2],总结我院救治25例腹部大血管损伤的经验,笔者体会要提高救治成功率,需做到以下几点。

  2.1  各相关科室密切配合,治疗分秒必争、环环相扣 

  腹部大血管损伤死亡率高,抢救中应环环相扣,整个抢救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延误都可导致抢救失败患者死亡。所以遇到此类患者,各相关科室要密切配合,职责明确,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各科通力合作,建立危重患者绿色通道,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送达手术室紧急手术。本组患者自就诊至送达手术室用时25~50min,25例患者成功抢救20例,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2.2  尽早诊断及有效容量复苏 

  腹部大血管多位于体腔或组织深部,损伤后又常合并多发伤,如颅脑损伤、胸腹损伤或多发骨折等,伴有休克和意识障碍等征象,掩盖了隐匿的腹部大血管损伤[1],不易尽早明确诊断。要想对腹部大血管损伤的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急诊必须配备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坐诊,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检、腹穿和可能的辅助检查尽快做出诊断并迅速处理。腹部开放性损伤可依据创口的部位、流出血液的速度和颜色来判断有无腹部大血管损伤,有的开放性损伤伤口较小或距离损伤血管较远,血液不易从伤口流出,也难以肯定诊断。闭合性损伤可根据病史、患者急剧的腹部膨胀、腹胀、伤后快速出现休克且严重、远端肢体缺血、脉搏消失等表现加以综合判断,对于诊断困难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做腹部B超、CT或MRI等检查[1,3]。笔者认为腹穿和床边B超在腹部损伤中是简便快捷的最佳检查手段。本组25例患者均行腹穿和床边B超检查,阳性率为100%,为手术提供了依据,但腹腔内积血不能排除实质脏器损伤。腹部大血管损伤患者出血量大,休克发生早且严重,要尽快有效容量复苏。伤后6h特别是伤后第一小时为抢救此类患者的“黄金时间”[2]。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治疗休克,缩短休克时间,预防休克进入不可逆阶段,是此类患者治疗成功的第一步。急诊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原则:上腔静脉系统;至少两条;有一条为深静脉置管;尽量不用下肢血管。避免大量输注的液体自损伤的腹内血管漏出到血管外,造成无效的输血、输液。同时深静脉置管还能随时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有利于休克的治疗。关于输注液体种类,多数学者认为早期要使用平衡液,有利于改善微循环,且量要大,为失血量的3~5倍。在晶体扩容的同时,要配备并输入新鲜血液,使红细胞压积保持在25%~30%左右,以免出现肺水肿和水潴留,并增加血液的携氧能力,改善缺氧[3,4]。

  2.3  尽早手术,挽救生命 

  腹部大血管损伤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积极准备后尽早行剖腹探查手术止血。不能强求完全纠正休克,以免丧失宝贵的抢救时机。已有文献报道,术前过分强调纠正休克而延误手术,导致患者死亡。手术的原则是抢救生命,术式力求简单。手术中要全面仔细探查,严防遗漏、误诊[5]。千万不能满足于探查出的1~2处脏器损伤,要高度警惕隐匿性损伤。特别注意检查十二指肠、胃后壁、肝膈面、胰腺、乙状结肠、直肠、肾脏等腹腔后位器官。尤其是锐器伤和火器伤患者,往往会伤及多个脏器,并注意是否有胸腔脏器损伤,以免遗漏造成不良后果。术中如发现有胃肠道合并伤,需先将破口处暂时缝扎,减少污染,减少术后腹腔感染的几率。本组有3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由于患者失血多抵抗力差,一旦发生腹腔感染会触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发生,给治疗带来困难。
 
  腹部大血管损伤往往同时合并其他损伤,病情危重,抢救稍有延误即可导致死亡,救治必须快速、果断、正确、有效,环环相扣,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尽快手术,各科室通力合作,综合救治,提高此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时德.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临床外科杂志,2003,11(4):209-210.

  2 卢绮萍,吴在德.创伤性腹部大血管损伤.腹部外科,2001,14(2):126.

  3 游涛,董剑达.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治体会.创伤外科杂志,1999,1(2):106.

  4 封光华.外伤性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治探讨.腹部外科,1997,10(1):37-38.

  5 刘戈,杨顺光.腹部刀刺伤部位与脏器损伤的关系.中华创伤杂志,1995,11(2):88.

  作者单位: 101300 北京,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作者: 兰鹏远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