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3期

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心血管病中常见的急诊,其发作时常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眩晕,长时间心率过快可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并可诱发或加重原有心脏病,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心力衰竭及晕厥[1]。我科自1998年采用食管心房调搏(TEAP)技术转复PSVT26例,取得满意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26例患者均经临......

点击显示 收起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心血管病中常见的急诊,其发作时常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眩晕,长时间心率过快可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并可诱发或加重原有心脏病,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心力衰竭及晕厥[1]。其转复方式分为刺激迷走神经转复法、物理及药物转复法、非药物转复PSVT方法有多种。我科自1998年采用食管心房调搏(TEAP)技术转复PSVT 26例,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患者均经临床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PSVT,男8例,女18例,年龄17~52岁,平均34.5岁,病程6个月~20年,发作频率150~220次/min,24例治疗前用过西地兰、异搏定、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欠佳,2例患者为病窦—慢快综合征患者,未行药物治疗。

  1.2  治疗方法  TEAP采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F-4A型多功能心脏电生理程控制仪,常规消毒食管电极(四级导联电极)经鼻孔插入,插入导管深度的厘米数[2]=(受检者身高+200)÷10,定位后用胶布固定,调整输出电压20~35V,平均电压25V,脉宽S-10ms,设置超速抑制频率较患者心室率高20~30n/min,按照操作规程,采用S1S1基础制作,起搏3~15s,心电图记录被夺获后停止,观察疗效。

  2  结果

  25例终止室上速,1例无效,成功率96.5%,其中一次成功22(占88%),3例均转为窦性心律,患者均增加起搏频率或升高电压后成功。接受治疗的23例患者治疗后感恶心、胸部烧灼不适,拔出电极导管后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

  3  讨论

  PSVT为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大多数可用药物终止,部分患者由于反复发作及用药,药物治疗效果差,我院用食管调搏,短阵超速抑制法,对26例PSVT患者进行治疗,均终止发作,有效率100%。其中18例PSVT一次终止,8例二次终止,PSVT发作最常见的发病机制是折返激动,因而在心房调搏时,连续较快的脉冲刺激随时有机会侵入脱离不应期的心肌,而中断折返[3],经食管心房调搏治疗室上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本组治疗过程表明对以下情况尤应作为首选:(1)室上速伴宽大畸形QRS波群与室速,采用食管导联心电图可清晰显示P波,一旦发现P与相当R波即可确诊室上速伴差异传导,排除室速,本组有1例;(2)病窦慢—快综合征,由于严重缓慢的心律失常及快速心律失常的不同时间出现,使临床用药棘手,对该类患者,当出现室上速,经TEAP治疗可终止室上速,一旦患者出现停搏时,可立即起搏;(3)老年器质性心脏病,心动过速持续时间过长,用药不详或药物疗效欠佳者可用此法,在调搏方法中笔者体会到用超速抑制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对绝大多数的PSVT均能成功地终止其发作,且其对心肌收缩力及心脏传导系统无抑制作用,国内多数报道其成功率在90%以上[4],本组成功率100%。

  由于其简便,见效快,副作用小,为无创性,可重复使用,不改变心肌电生理等优点,故临床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各种用药禁忌证时,可采用此法,且此法适宜在基层医院和门急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邝安堃.内科手册,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94.

  2  张清华,崔俊玉.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0.

  3  宿琦和.经食道短阵超速起搏对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分析.中国急救医学,1988,8(5):2.

  4  阳海丘,张文中.经TEAP观察不同刺激方法对快速SVT心律失常的疗效.实用内科学杂志,1992,12(8):419.

  (编辑:李建伟)

  作者单位: 736202 甘肃敦煌,青海石油管理局职工医院内二科

 

作者: 陈萍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