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7期

中药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12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银屑病是以皮肤红斑上或丘疹上附有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呈点状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临床分五型,脓疱型为其一证型。其临床表现为,四肢屈侧及皱襞处甚及全身,在急性炎症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多数密集针头至粟粒大小无菌性表浅脓胞,附有少量菲薄鳞屑。笔者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脓疱型银屑病1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将临床体......

点击显示 收起

    银屑病是以皮肤红斑上或丘疹上附有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呈点状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临床分五型,脓疱型为其一证型。其临床表现为,四肢屈侧及皱襞处甚及全身,在急性炎症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多数密集针头至粟粒大小无菌性表浅脓胞,附有少量菲薄鳞屑。脓疱迅速增多,相互融合成大片脓糊状或成为环形红斑状,脓疱干涸后随即脱屑,皮屑脱落后又起新的小脓疱,病程反反复复可达数月或更久。笔者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脓疱型银屑病1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2年。其中4例由长期涂抹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及刺激性外用药转化而来。1例合并红皮症型。

    1.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金银花20 g,连翘15 g,蒲公英15 g,地丁15 g,白芷10 g,天花粉15 g,生地20 g,川黄连10 g,丹参20 g,白僵蚕10 g,甘草15 g。湿毒蕴结加猪苓、茵陈;阴虚血热者加地骨皮、白茅根;热毒炽盛者加苍术、黄柏;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用,2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进行疗效判定。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皮肤科医师手册》1998年6月疗效评定标准。痊愈:(1)皮疹消退留有色素沉着;(2)无脓疱发生;(3)无痒感;(4)体温恢复正常;(5)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好转:(1)皮损部分消退或变至淡红色,新发脓疱甚少或无;(2)痒感减轻;(3)体温逐渐恢复或接近正常;(4)白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无效:皮损无改善。

    1.4  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12例。临床治愈8例,占66.7%;好转3例,占25.0%;无效1例,占8.3%;总有效率为91.7%。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41岁。2004年9月16日就诊。自诉6年前始发全身性红斑鳞屑样疹,由于近期大量涂抹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后,在皮疹下出现脓性疱疹样变,伴发热。检查:全身皮肤泛发点片状红斑鳞屑样疹,弥漫性潮红、浸润及红肿,腋下两肋及后腰部红斑鳞屑样疹下出现粟粒样表浅脓疱,大多融合成小片状脓糊。双下肢及双足水肿,伴有畏寒、发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有力。体温37.2 ℃,血常规示白细胞11.6×109 /L、中性粒细胞80.2%。西医诊断:脓疱型银屑病。中医诊断:松皮癣(热毒炽盛型)。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利湿。方药:金银花20 g,连翘15 g,蒲公英15 g,地丁15 g,白芷10 g,天花粉15 g,薏苡仁20 g,生地20 g,川黄连10 g,黄柏15 g,甘草15 g,丹参20 g,白僵蚕10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服药7天后,体温恢复正常,脓疱及皮损开始消退,面积逐渐缩小,红斑色泽变淡,鳞屑逐渐变薄,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范围。20天后,脓疱全部消失,继续服药30天皮肤红斑鳞屑全部消失,皮肤光滑,仅存较淡色素沉着,痊愈。继续巩固服药20天,以加强疗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3  讨论

    银屑病西医临床分五型,寻常型、关节型、红皮症型、脓疱型及混合型。其中脓疱型又分为泛发性脓疱型及局限性脓疱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上较少见,约占银屑病发病总数的0.7%左右,多由外用刺激性药物、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过程中骤然停药等原因促发。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属中医松皮癣之热毒炽盛型。本病主因为湿热内蕴,外受风湿,内外合邪,痹阻经络,湿热内蕴,郁久化毒,毒热互结。另由外涂刺激药物治疗不当则血热蕴毒,郁蒸肌肤而致。故本方以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清热解毒;川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薏苡仁利水渗湿;生地清热凉血;丹参、白僵蚕活血祛瘀解毒;白芷、天花粉则取其祛风止痒、消肿排脓之功效。临床上若能辨证准确,随症加减,用药合理,定会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单位: 130062 吉林长春,长春市绿园区中医院

   (编辑:魏  冉)

作者: 朱吉惠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