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8期

推拿配合输液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甘露醇、地塞米松、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采取推拿手法配合输液治疗。对照组38例采取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推拿配合甘露醇、地塞米松、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38例采取推拿手法配合输液治疗;对照组38例采取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84.2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89.47%,对照组为73.68%,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推拿配合输液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输液治疗

       近年来,有关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报道逐渐增多,多数学者认同该病是区别于颈椎病的一类独立性疾病。它是因颈椎间盘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臂丛神经根产生的上肢疼痛、酸沉、坠胀、麻木难以忍受为特点的疾病,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我院运用推拿配合输液治疗38例,临床疗效满意。另设38例对照组采取推拿手法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22~74岁,平均42岁,病程1天~2年,平均3个月。发病前有外伤史24例,有受寒凉史35例,缓慢发病48例,其中长期伏案工作者54例。全部病例均摄CT片或MRI,脊髓阶段多在C4~5、C5~6、C6~7,绝大部分出现髓核挤压硬膜囊或两侧神经根,侧隐窝狭窄。病例排除标准:中央型或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脊髓压迫损害症状的7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22~72岁,平均41岁;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22~74岁,平均43岁。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症状、程度等构成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输液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0%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5 mg(入壶)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5天。主要作用:行气活血,消炎镇痛,解除神经根水肿。

    2.2  手法  患者取俯卧位(以右侧为例),(1)掌揉、肘压揉两颈肩部自内向外3~5遍(患侧为主)。(2)单手或双手拿揉颈椎两侧自上而下5遍。(3)扳法:患者头转向健侧,医者拇指抵住偏歪棘突的右侧,嘱患者尽量转向侧后方,右手扶住脸颊部,当患头转到最大角度时,突然两手向相反方向用力,此时可听到“咔嚓”响声或拇指下患椎棘突有移动复位感,即告扳法成功。(4)点按双侧风池、肩井以及患侧肩髎、合谷、曲池穴各30 s,治疗共施术15~2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经治疗颈肩臂痛、酸沉、坠胀、麻木等症状和体征消失,可参加工作和劳动为治愈;颈肩酸痛、麻木症状和体征消失,劳累后症状出现,休息后恢复正常为显效;颈肩臂痛、酸沉、麻木等症状明显减轻,但时有轻度感觉为好转;经治疗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变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37%,对照组为84.21%,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χ2=3.93,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从临床治疗时间比较:治疗组最短8天,最长25天,平均20天;对照组最短15天,最长32天,平均27天。

    结果从两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及治疗时间上比较,推拿配合输液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推拿治疗的疗效。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4  讨论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念后,有关这方面的报道逐渐增多,治疗方法也逐渐丰富。多数学者认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与颈椎病有着很大区别的另一类独立性疾病[1],其发病机制为颈椎间盘在退行性改变后,颈椎在收到外力、受寒或颈部持久不良姿势的作用,造成椎间盘破裂,髓核向椎管内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与颈椎病相比,颈椎间盘突出症有如下特点:(1)疼痛剧烈、难以忍受。(2)有外伤、受寒史或无明显原因,发病前亦无明显临床症状。(3)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起效慢。(4)影像学上CT或MRI可显示出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等。

    本组临床收集的病例资料均为临床压迫症状、体征轻的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而对于伴有明显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和体征患者,则需手法治疗,由于颈椎的自身解剖结构特点[2],如椎间盘所占比例大,内有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颈椎椎体相对较细,活动范围较大,增生退变较严重、不稳定,神经根在椎间盘水平横向走行进入椎间孔,硬膜外脂肪少等特点,导致脊髓和神经根的活动范围很小,因此相对较小的椎间盘突出,即可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明显,而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鉴于这些特点,为临床保守治疗增加了很大困难,影响疗效。

    甘露醇静脉给药能迅速提高血液渗透压,致使组织间水分向血液转移,而使组织脱水。地塞米松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抑制损伤后椎间盘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渗出和浸润,同时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减轻免疫反应引起的炎症反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可使突出之椎间盘及局部受压之组织脱水,炎症渗出减少,解除神经根的水肿[3]。

    我院运用拿揉、拨揉、点穴手法,舒筋活血,松解粘连,解痉止痛,通经活络,促进局部的气血循环,消除局部水肿及无菌性炎症,配合扳法来调整突出的髓核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从而减轻了对后者的压力,促进神经根炎症水肿的吸收,同时也使颈椎曲度、关节间隙及关节紊乱得以恢复正常,最终达到缓解及消除疼痛的目的。

    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症状较重,故用输液以行气活血、消炎、消肿、镇痛来减轻炎症水肿对脊髓、神经根的刺激,此期为5天,同时配合轻手法治疗,到了缓解期可加大手法力度,扳动时垫一高枕,然后让患者头尽量后伸,以增大角度,此法对角度技巧的要求较高,要控制好扳法的力量和扳动的距离,不可使用暴力,强行施术。

    手法与输液的有机配合促进了炎症水肿的吸收,较之单纯手法或输液治疗,加快了神经根压力减轻的速度,从而大大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

    [参考文献]

    1 王少波.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磁共振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7,7(1):6-9.

    2  张涛.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突出类型及其临床意义.颈腰痛杂志,2004,25(3):164.

    3  刘春蓉.综合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按摩与导引,2004,20(6):27.

   作者单位: 100035 北京,北京按摩医院

   (编辑:卫  东)

作者: 郝学茂,张志伟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