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9期

扩大断根入口冲洗法取出上颌窦内断根17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在拔除上颌前磨牙、磨牙时,断根进入上颌窦时有发生。断根进入上颌窦后如不及时取出,常导致上颌窦继发感染及上牙槽突瘘窦等并发生症。1998~2006年笔者采用扩大断根入口冲洗法取出上颌窦内断根17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1病例来源8年来诊治院内外断根进入上颌窦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4~56岁。...

点击显示 收起

  在拔除上颌前磨牙、磨牙时,断根进入上颌窦时有发生。断根进入上颌窦后如不及时取出,常导致上颌窦继发感染及上牙槽突瘘窦等并发生症。1998~2006年笔者采用扩大断根入口冲洗法取出上颌窦内断根17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8年来诊治院内外断根进入上颌窦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4~56岁。

  1.2  方法  局麻下在断根进入上颌窦洞口处,用丁字挺及骨膜剥离器去除部分牙槽骨壁,扩大断根入口使洞口比断根稍大,且圆滑无骨刺,调整患者体位,使洞口位于最低点,用抽满生理盐水的20 ml注射器接上18号针头,于洞口旁对准上颌窦后上壁高压冲洗,边冲边观察洞口,见断根被水冲至洞口即停。用小刮匙勾取出断根。有3例因断根与窦壁粘连未能冲至洞口,用钝头刮匙探入窦内沿洞口四周窦底轻轻刮一圈,然后按上法冲洗取出断根。牙槽窝内填入碘仿纱条,1周后取出换上新碘仿纱条,再过1周取出即可。

  2  结果

  17例进入上颌窦断根全部成功取出,最快的只需分钟,最慢的亦不超过30 min。均未见上颌窦继发感染及上颌牙槽突瘘窦形成。拔牙创均愈合良好。

  3  讨论

  由于解剖结构关系,部分患者上颌第一、二磨牙腭侧根及第二双前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仅隔一层薄骨壁或粘骨膜,拔牙时因操作不慎,易将断根推入上颌窦。本组17例患者,拔牙前均未拍X线片,无法了解牙根与上颌窦关系。如拔牙前,拍X线片,了解牙根与上颌窦解剖关系,在拔牙的小心操作,可能会减少发生率。另外,断根与牙槽骨多有粘连,根骨融合,间隙消失,牙挺不易挺入牙根骨壁之间而挺在断根断面上,这也是造成断根进入上颌窦的原因。14例患者断根在高压生理盐水冲洗下随水流落至洞口,3例因牙根在上颌窦内滞留时间长,与窦壁黏膜有粘连,未能冲至洞口,经搔刮松解后冲洗取出。在操作过程中要边冲洗边观看,断根落至洞口处即停止冲洗。17例患者无一例断根被直接冲洗出窦外,都是被冲至洞口处,用刮匙勾出,这与洞口不太大有关。洞口大虽利于取出断根,但洞口过大势必影响拔牙创愈合,扩大洞口稍大于断根即可。17例患者均在取出断根无液体流出后填入碘仿纱条,碘仿纱条只填入根窝的1/2,根尖1/2处牙槽窝不慎入碘仿纱条,以利于肉芽组织再生,其中,5例断根滞留上颌窦内者,在取出断根后,用庆大霉素、0.5%甲硝唑注射液冲洗上颌窦。1周后取出碘仿纱条,见牙槽内有大量灰白色、粉红色肉芽组织生长,拔牙时的黑色上颌窦洞口已不存在。换上新的碘仿纱条,再过1周取出,此时见牙槽窝内肉芽组织已长满牙槽窝的25%~50%。此法创伤小,能较快取出断根,无并发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 1 524001 广东湛江,解放军南海舰队门诊部口腔科

  2 广东广州,广东省军区门诊部口腔科

  (编辑:唐  城)

作者: 陈志勇1,樊成涛2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