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21期

血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连续登记2005年6~12月入院,发病48h内的脑梗死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急性期将血压控制在病前水平,对照组急性期血压不超过220/120mmHg,不降压。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连续登记2005年6~12月入院,发病48 h内的脑梗死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急性期将血压控制在病前水平,对照组急性期血压不超过220/120 mmHg,不降压。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  急性期血压水平升高不超过220/120 mmHg组,比控制血压在病前水平组预后好。
   
    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对预后有利。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自2005年6~12月共收集55例脑梗死患者,分析血压对脑梗死急性期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为起病48 h内,经头颅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3.2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2.8岁。
   
    1.2  方法 
   
    治疗方法:(1)治疗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中成药改善循环,急性期将血压控制在病前水平。(2)对照组:药物治疗同治疗组,急性期血压220/120 mmHg水平内不予降压。两组在年龄、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脑卒中史、饮酒、住院期间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14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率43.3%,有效率83.3%,均明显高于治疗组(20%、44%),P<0.05。
   
    2.2  两组ESS评分的比较 
   
    见表1。治疗1周后,对照组ES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ESS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表1  两组ESS评分的比较  (略)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继发脑出血1例,治疗组继发脑出血1例,出血原因考虑与梗死位于皮质支有关。
   
    3  讨论
   
    脑血流量并不消极被动的随血压的升降而随涨随落,脑血流量在平均动脉压介于70~180 mmHg(9.3~24 kPa)时保持相对恒定,但当脑血管病变脑组织功能受损,可使自动调节功能受限,此时该局部脑血管内的血流随血压的升降而被动的增减。临床上,绝大多数脑梗死病人缺血半暗区抢救成功与否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缺血区脑血流量影响缺血半暗区的功能。于是,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的升高(不超过220/120 mmHg)是机体对疾病的应激反应,是起保护性作用的,这对增加缺血区脑灌注是有利的。而降低血压必然会降低脑灌注压,导致缺血半暗区神经元缺血,变性,坏死。本研究结果提示:急性期血压适当升高对疾病的预后产生有利影响,而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等并发症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脑梗死急性期一定范围内的血压升高(不超过220/120mmHg)不应该急于降血压,本研究结果与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对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要求一致。
   
  作者单位: 318000 浙江台州,台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编辑:宋  青)

作者: 黄睿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