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22期

直肠突出致便秘11例诊治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我院外科于2001~2005年期间,共收治直肠突出致使便秘的患者11例,经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便秘病史9个月~2年。直肠指诊提示直肠突出,其中重度2例,中度7例,轻度2例。2诊断患者症状表现为便秘、排便困难,需要手指按压阴道后壁帮助排便。...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外科于2001~2005年期间,共收治直肠突出致使便秘的患者11例,经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例患者均为经产妇,年龄28~50岁,平均41岁;便秘病史9个月~2年;均经中西医保守治疗无效;均有长时间自服泻药史;直肠指诊提示直肠突出,其中重度2例,中度7例,轻度2例。

  1.2  诊断  患者症状表现为便秘、排便困难,需要手指按压阴道后壁帮助排便。指诊直肠前壁张力减弱、松弛,排便造影时可见直肠前壁经直肠阴道隔向前突出,排出钡剂后直肠内残留钡剂。按突出深度分为:轻度0.6~1.5 cm,中度1.6~3 cm,重度超过3.1 cm[1]。

  1.3  治疗方法  均采用直肠内切开修补术。术前清洁灌肠,选用鞍麻,取膀胱截石位。在齿状线上方约1 cm直肠前壁正中线上开一长约5~6 cm纵切口,切口深达黏膜下层,显露直肠阴道壁,并向两侧黏膜下层游离约1~2 cm。用铬制肠线或丝线贯穿肠壁缝合两侧肛提肌边缘,视前壁薄弱程度间断缝合3~6针不等以修补直肠阴道隔,然后缝合黏膜切口。术后用抗生素1周,预防感染。服用缓泻剂2周,软化大便。

  1.4  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年,10例症状消除,1例症状明显改善。

  2  讨论
       
  直肠突出是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疝,中老年多见,多由分娩、多产、难产和妇科手术造成肛门括约肌损伤,直肠前壁进行性膨胀,使直肠下段环肌纤维分离,肌层变薄,直肠阴道隔松弛,引起直肠向前突出,排便时粪便进入突出内不能由肛门排出,停止用力时粪便又回入直肠,引起排粪困难,使直肠突出加深加重。表现为出口梗阻性便秘,即使稀便也排出困难,多数患者长期服用泻药不能改善症状。我院收治的11例患者手术治疗已取得很好疗效。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术前一定要明确病因,有些患者虽然存在直肠突出,但无症状,所以临床对便秘的治疗要作多方面的考虑。
       
  在手术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术中出血较多、术野暴露不充分、缝合较困难等问题。笔者体会,术前可在直肠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盐水,以减少术中出血;手术操作困难时,可用食指将薄弱的直肠阴道隔从肛门翻出操作;缝合两侧肛提肌边缘时应距齿状线1.0 cm以上,缝合后肛门直肠容纳不少于4指[2],以免造成肛门狭窄;缝针不要穿透阴道黏膜,以防形成直肠阴道瘘。

  [参考文献]

  1  张庆荣.临床肛门大肠外科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336-337.

  2  陈达恭.肛肠疾病手术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95-97.

  作者单位: 730000 甘肃兰州,兰州市城关区中医骨伤科医院

  (编辑:唐  城)

作者: 魏周福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