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1期

重症创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方法的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患者机体应激导致代谢率增加情况下,早期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肠功能存在条件下,均在24h内给予胃肠内营养,试验组:予缓慢滴注法,用输液管插入营养液瓶中,输液泵控制。结果试验组机体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免疫指标上升,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重症创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创伤患者机体应激导致代谢率增加情况下,早期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肠功能存在条件下,均在24 h内给予胃肠内营养,试验组:予缓慢滴注法,用输液管插入营养液瓶中,输液泵控制;对照组:用灌注器分次灌注,3 h左右1次。结果 试验组机体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免疫指标上升,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创伤患者在肠功能存在条件下早期营养支持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予缓慢滴注法,用输液管插入营养液瓶中,输液泵控制在临床是可行的,可减少反流、腹泻等并发症,同时又能节省人力。

【关键词】  创伤;营养支持

     笔者自2003年以来对重症创伤患者及时给予胃肠内营养支持,本文通过不同营养物质、方法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讨重症创伤患者早期营养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营养治疗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2006年进入本院ICU脑外伤危重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4岁,随机分成两组。材料:太平洋医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25 cm有显影线胃管、灌注器、智能输液泵、量杯、一次性输液器、加温器等。营养物质: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生产的能全力或能全素(含麦芽糊精、蛋白质、氮、糖、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1.2 方法

    1.2.1 途径 均给予经鼻胃管插入。

    1.2.2 营养给予方法 采用间歇性和连续性两种方式:根据操作规范,经鼻插入胃管,证实在胃内后固定,营养物质从低浓度(5%)开始逐渐增加至高浓度(25%),量由500~1000 ml/d增至1500~2000 ml/d[1]。先增加量观察无不良反应后再增加浓度。

    对照组:用灌注器分次灌注,3 h左右1次,温度38 ℃~40 ℃,灌注后给予10~20 ml温开水冲洗导管,以防食物在管中残留、腐败、发酵或堵塞。

    试验组:缓慢滴注法,用输液管插入营养液瓶中,用输液泵控制,滴注过程中冬天用加温器保温,温度38 ℃~40 ℃,每天更换输液管,保持营养液瓶密封,防止污染。持续滴注时应每3~4 h冲洗1次,以防管道堵塞。

    1.2.3 营养给予的时间 40例患者均24 h之内给予肠内营养。

    1.2.4 操作注意点 需避免营养液被污染,配制前要洗手,配制的容器要清洁,操作时按无菌技术要求,这对防止营养液的污染及相关并发症都有重要意义。配好的溶液在室温下放置不得超过4 h,冰箱内(4 ℃)保存不得超过24 h。注意营养滴的浓度、容量、速度和温度,速度遵循由慢到快的原则。

    1.3 观察指标

    1.3.1 实验室检查 营养支持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生化、血糖、血脂、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免疫指标等项目监测。

    1.3.2 机体营养评价 肱三头肌皮肤皱折厚度(TSF),代表机体脂肪储存情况(正常值:男8.3 mm,女15.3 mm)[2]。上臂中点肌肉周径=上臂中点周径(cm)-0.314×TSF(mm),代表肌肉储存情况[3]。

    1.3.3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 观察胃肠道反应:主要有腹泻、腹胀、肠痉挛、恶心呕吐和便秘;观察有无反流现象;观察管道是否通畅;并发症:鼻食管损伤、食管穿孔、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误吸。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为危重患者,在进入ICU病室时,给予营养前进行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测无差异。给予营养后3~5天再作实验室指标监测,试验组营养前后生化指标测定可见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等指标上升,有显著意义。

    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后,营养指标都有上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上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免疫指标上升,但两组患者由于观察时间未作免疫指标对照。肱三头肌皮肤皱折厚度和上臂中点肌肉周径评价中效果不明显(因患者好转出室),其中有1例患者,男,74岁,1998年10月昏迷收住院至今都用鼻胃管营养,肌体状况明显改善,由入院时上臂中点肌肉周径24 cm至目前上臂中点肌肉周径29 cm。

    3 讨论

    3.1 代谢变化 创伤、感染等应激后机体出现一系列代谢变化,表现为静息能量消耗(REE)增高、高血糖、糖异生作用增强、蛋白质分解增强、体脂动员加快、负氮平衡和机体细胞总体水平下降。另一方面,肝脏合成急性时相蛋白(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淀粉样A蛋白、铜蓝蛋白等)则增加[4]。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的危重患者多发性(复合性)创伤、大手术后以及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这类患者在病理生理上都出现一个共同的变化,即应激反应。机体在应激时会出现神经内分泌功能、细胞因子产生和代谢的改变,可有代谢亢进,蛋白质的净分解高于净合成,结果机体无足够的能量和氨源及其他营养素等来修复组织。因此,尽管治疗原发外科疾病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十分重要,但营养支持仍是危重患者治疗措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是在疾病的不同时期、不同病变部位、不同发病原因等情况下使用营养支持的迫切性、营养物质需要量及支持途径有所不同[5]。

    3.2 营养支持 在营养支持原则中,利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研究,通过对检索文献和个人资料查询可知,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及保护其结构完整、预防细菌易位、价廉、安全、促进患者恢复等6项优点。胃肠道不仅具有消化吸收功能,还具有免疫屏障功能。(1)EN符合生理,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及保护其结构完整。众多临床研究证实,在相同热量和氮水平的治疗下,应用EN可获得与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相同或更好的疗效。EN能维护肠黏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大量研究证实,胃肠道在无食物通过呈完全静息时,正常的肠黏膜与肠管肌层会出现萎缩,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分泌性IgA减少,导致细菌移位。而EN符合生理,能保持肠黏膜形态结构完整[6]。(2)EN预防细菌移位,同时也使肠道固有菌丛正常生长,还有助于肠道细胞正常分泌SIgA,并能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保证了肠道的免疫及屏障作用,从而可防止细菌移位,减少感染的发生率[6]。

【参考文献】
  1 李光新,张曙光,于振海.外科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1,4(1):54-57.

2 顾葆春,邢锐,文强,等.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分析.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11(1):20-22.

3 李宁,黎介寿.肠外瘘治疗的进展.普外临床,1995,16:29.

4 吴国豪,吴肇汉.外科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2):717-720.

5 耿小平,朱化刚.外科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4):202-204.

6 孙锦梅,李幼生.肠内营养及其护理进展肠外与肠内营养.1998,5(2):114-116.


作者单位:314400 浙江海宁,海宁市人民医院

作者: 谈婷婷,裴华利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